打破教養的迷思—讀《NurtureShock: New Thinking About Children》
有了孩子後,我讀過不少、也持續不斷地在閱讀親子教養的書,《NurtureShock》是我最近讀過最有意思的一本。這本書以紮實的新近研究結果為基礎,檢驗了傳統的一些教養迷思甚至迷信,提供讀者全新的角度去認識現代孩童的發育,去思考教養這件事。
讚美的反作用
讚美,誰不愛被鼓勵讚美,誰不愛聽好話;但你可知道,讚美對孩子卻有反作用?這本書從第一章開始就吸引了我。從沒有看過像美國父母這麼熱衷於讚美小孩;不管走到那裡–從家裡、學校到遊樂場;從剛會拍手的小baby到魁梧的高中生,「You are smart! You are great! Excellent! Good job!(你真聰明!你真棒!)…」無所不在的讚美,就像這個國家氾濫的甜食一樣。問題是,糖吃多了對身體不好,過度不切實際的讚美則可能種下更嚴重的後果。根據書中所舉的相關研究結果顯示,當大人讚美小孩聰明,這種他無法掌控的特質,而非努力的過程,長久下來造就的是許多自我感覺良好,但實際競爭力軟弱的小孩。因為被稱讚慣了,這些下一代一旦碰到難題,一感覺到有失敗的可能,通常的反應是退縮,或逃避不去碰,「不做就不會失敗」,聰明的形象就不會被戳破。而且這些孩子就算嘗試了,一旦輸了也常輸不起,面對失敗的能力薄弱。
除了檢視讚美的迷思,《NurtureShock》的Po Bronson 和 Ashley Merryman兩位專欄作家和記者,以新聞記者專題報導的方式,深入探究其他許多看似安全合理、事實上卻有嚴重盲點的傳統教養觀念。比如說睡眠。比起父母那個年代,現代我們每個人平均少睡了一個小時。許多大人認為少睡個一個小時無大礙,卻不知道睡眠不足除了有礙大腦的運作,對孩子的情緒、身心等各方面發育都有直接的影響(科學家已經證實了睡眠不足與肥胖的關連)。
另外,《NurtureShock》對兄弟姊妹的小時候的相處模式如何影響日後人際關係;獨生子女社交適應問題的新發現;青少年的反叛甚至說謊背後的深層意義;大人對種族問題的態度如何影響小孩;啓發幼兒語言和外語能力的大腦發展關鍵;大人一昧鼓勵孩子規矩、做個端端正正的好人的爭議性…;都提供了精闢而科學的探討。這本書讓即使是自覺知識豐富、親身力行的現代父母都有種被再教育的感覺。閱讀過程中,除了勤做筆記,我常不覺有股等不及和另一半及其他父母討論的震動。
五歲資優生IQ測驗的可信度?
家有幼稚園生,我對書中談美國私立和公立學校徵招資優生那一章,特別注意。很多人知道美國私立幼稚園或公立的資優生在挑選最菁英的學生都有嚴格的面試(他們當然不用考試Test這個名稱)。通常在那過程中,校方測試五六歲孩童的IQ、認知、數理邏輯、語文、情緒等等,挑出智商最高的一群小孩。許多父母對這樣的program趨之如騖,不惜花昂貴的學費把小孩送進去,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上。
根據這本書引用的研究發現,這樣的徵試其實有很大的盲點,主要在於:這些測試也許能側出孩子在五或六歲時的智力,但卻無法預測他將來的發展。研究甚至清楚舉例,當校方選中了一百個資優的幼稚園學生,到了小學三年級時重新測驗,卻會發現只有二十七個學生符合資優的標準,其他七十三個不再符合。關鍵在於:孩子的大腦還在發育,一直要到小學二、三年及,IQ測試才有一定的可信度。
很多現代父母,長久以來受〇至六歲是孩子發育的黃金時期裡論的迷惑,積極對小孩進行各式智能與潛能開發。根據《NurtureShock》的解釋,過去這世紀以來,科學家的確發現一個人資優與否和大腦皮層的厚度有關;一般而言,厚一點聰明一點,而許多IQ高的小孩,五、六歲時腦皮層的確顯得厚了些,但是真正的天才或資優的孩子,腦皮層在七歲之前卻比一般小孩薄一點,關鍵在於五至十一歲之間他們又增厚了一圈,因為他們的腦皮層的成熟期在十一、二歲,比一般小孩慢了幾年。也就是說俗語「三歲看一生」其實是不可信的(「小時候胖不是胖」比較確實)。這些發現非常值得菁英學校的教育者深思考量,因為他們在幼稚園挑的所謂的智優生,其實在某種程度上是假象,遑論因此錯失了許多大器晚成(later blommer)的人選。
活化的大腦更聰明
不僅是對有孩子的家長,書中關於活化的大腦隨時在進步的討論,一般讀者讀來也會受益:勤於用腦的人,大腦的訊息傳送(transmission)速度越快,腦層不斷地運用,會越來越厚。「大腦就像肌肉一樣,越鍛鍊會越強壯。」再度證明,不管一個人先天資質如何,後天的努力更有著不可忽視的力量。
這本書雖然挑戰既定的觀念,但並沒有搖旗吶喊鼓吹教養革命的激進,而是提出生理、心裡、社會和教育學各個方面紮實的科學數據,作者以優秀新聞工作者的筆力,清楚地解釋僵硬的研究發現,留給讀者自己去做思考與判斷。書的最後,作者提出懇切的結論:大人們如何用自己習慣的認知,去推斷孩子的想法跟我們一樣(大人喜歡被讚美,小孩當然也喜歡。大人會吃蔬菜水果因為它們有益健康,小孩應該也一樣…)事實上,小孩在認知與行為之間常有很大的差距,跟大人不一樣。父母若認識到這一點,在教養上會比較實際且更具彈性(比如不要只讚他棒,應該具體指出他努力的地方在那裡;不要只讚他圖畫得好,而應指出好在哪,是用色還是線條…。)本書另一個珍貴的結論:教養過程中(甚至人的一生),很多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對和錯,黑和白並非極端,舉凡青少年的叛逆,兄弟姊妹之間的打鬧,甚至要求孩子懷感恩的心(太過強調叫孩子太沈重),都可能同時有好的影響,也有壞的影響。這本書,讓我學到用比較理性而深入的思考去檢視教養上的種種矛盾,用比較客觀的角度去認識孩子的認知、行為與發育;最重要地是,以更寬闊的心去愛孩子。
謝謝你的分享,我覺得你寫得很棒,讓我有新的觀點。我會去買來看的。
謝謝你的閱讀。真的是很好的一本書,我自己也獲益良多。尤其對那些喜歡炫耀自己一兩歲孩子的“高智商”的名人、盡一切想讓孩子擠進名幼稚園的現代父母,或者對孩子愛爭辯反叛頭痛的青少年父母…,覺得他們若都讀一讀類似既科學又理智的書,也許很多看法就會改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