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年女人的跑步誌:第一步
不知不覺,跑步已經有段時間了。根據Nike記錄,過去一、兩年,路跑加上跑步機,我總共跑了近三百英里,大概是波士頓到費城,台北快到高雄的距離。對一個中年女人而言,這是一個可以小小自豪的數字。而且,如果你認識我,就會知道我是那種從小跑不快,跳不高,體育很差的女生。能夠跑出這樣的距離,完完全全出乎自己意外啊。
從一個贏弱貧血、手無縛雞之力的女生,到結實腿肌、陽光下長跑的中年歐巴桑,這一切是怎麼開始的?
實在很想講一個精彩的故事,講我如何因為一本書,一個人,或某個機緣變故,一覺醒來對人生大徹大悟,因而換上球鞋,打開門,吸口氣,昂首闊步,從此展開我流淚流汗的跑步生涯…..;但沒有,平凡的我,有個平凡的跑步歷程🙂。
居住的小鎮,鄰鎮中心是一個風光明媚的大湖。天氣好時,不時會跟家人,或約三兩好友,一起去散步。雖然主要是聊天談心,但湖一圈走下來,正好一個小時,也剛好流點汗,神清氣爽,刺激大腦的安多芬。走完湖後,如果時間允許,幾個女人就繼續到不遠的鎮中心,找個餐廳午餐,然後再各自回家去接小孩,就是愉快時光。
天氣大好時,天空透藍,風吹輕徐,湖畔訪客形形色色,或三兩好友,或推嬰兒車、牽著狗,極忙碌的年輕父母,攜手散步的老夫婦,更多的是各式跑者,或身材勻稱,步履輕盈的青年男女,或穩健步伐的壯青 ;或iPod、碼表、太陽眼鏡一身專業裝備,或精簡的球鞋與短褲。
與各式跑者擦身而過,偶爾被他們如疾風的身影煞到一下,但我從未想過自己會是其中一名,和跑步聯想在一起。
土風舞之外,從小到大每上體育課,不管是跑步、跳高、跳遠、投球…..我樣樣墊後,從未享受過上體育課的樂趣,碰到期末考時更是膽顫心驚😕。通常,墊上運動我只能勉強往前翻(頭一縮,雙手一撐,往前滾,坐立而起時,發現人卻歪掉墊子外,糗態十足。)上跳馬課,我奮力一奔,或到馬前剎車不敢跳,或後繼無力,卡坐馬鞍上。跳高,總把杆子踢倒,或從杆下鑽逃。接力賽,則把隊友本來贏的距離全輸掉。躲避球老被炸得哇哇叫。籃球不會防也不會攻,隊友鮮少傳球給我,至於投球進網,更是mission impossible。手腳眼協調不良的我,連毽子都踢不了幾下,即使想發揚國粹也完全失敗🙁。
因此我認定自己體稟素弱,毫無運動細胞,除了擔心腹部寬度,心想這一輩子和奔跑速度、跳躍高度、體操柔軟度,完全無干,只能安分做個參加合唱團、讀書社的文科女生。
離開了學校,偶爾對持續上升的體重看不下去時,我就去跳兩堂有氧課,流流汗,不過還是自我安慰的成分多一點。粗短的腿依舊,一年到頭只穿褲裝和長裙,遙望美腿,對迷你裙興嘆。
唯一稱得上規律的運動,應該是離開台灣之前,每天清晨到附近小學學打太極拳。一來因為想把整套拳學下來,二來因為老教練看我年輕肯學,每天打完拳,總不忘「明天還要來歐,」一天沒去,「昨天怎沒來?」,殷切期許下,我想像自己或許有女俠學拳,行走江湖的天賦;其實更可能是天性不知如何拒絕人,難擋長輩傳人期望,因而持續學拳。
來美國之後,入住白人區,不運動的couch potato似乎顯得鄙陋,暗示自制力薄弱、自我要求標準低,為中高等階級所不苟同(當然一如許多事,有禮的他們通常不會當面批評,而是取而代之,用各種方式「鼓勵」你。)認識另一半不久,已打網球一、二十年的婆婆好心地開車來到門口,興致笑臉:「走,打球去!」不管我從沒摸過球拍,之所以選擇愛山普拉斯,而不愛阿格西,完全是看在球迷小姑姑的份上,無關也不懂他兩人球技。結果,白天空曠的球場上,只見這一頭,婆婆耐心地重複舉臂發球,那一頭我奮力地跑來跑去撿球,婆媳兩都極其努力地想開發我那極其微弱的運動潛能,結果,婆婆很快地不再帶球拍出現,我則輕嘆一口氣,狀似惋惜,其實如釋重負🙂。
唯一,至今自豪的是,懷孕期間為了母子健康,我無師自通,終於學會了游泳換氣(果真母愛的天性極早顯露)。雖然學會的蛙式姿勢醜不拉機,但總算可以游泳池裡來回游個幾趟,不至於溺水(或,可撐久一點才淹溺)。
雖是體育課敗將,無緣的網球之星,但每當我去游泳、散步、和孩子踢球嬉戲追逐時,那份流汗之後的暢快感,讓我戀眷歡喜。
再度去湖邊走路時,孩子已逐漸長大,騎車在前快速飛行,兩老用走的已趕不上他;再加上,年輕時曾是短跑好手的先生,摩拳擦掌,已先跨步而去了,遠跟在後的我,在舒暢的輕風,以及家族中多位運動成習的家人無形鼓勵下,提起腳步,吸口氣,好吧,跑跑看,大不了,跑不動就停下來,用走的。
新英格蘭的春夏,綠意油油,水波蕩漾,不時幾艘獨木舟點點湖中,環湖的步道平順優美,跑跑走走,不知不覺,完成了全長三點三英里(五千公尺)。
跨出第一步之時,我想到一直以來對自我體能的認定。
我想到孩子的成長,從嗷嗷學語,危墜學步,大多父母總有一個里程碑:「七坐八爬九發牙」,幾歲該說話,該走路,都有一定的標準。我曾經也是那種擔心孩子「什麼時候該有什麼能力」的媽媽;然而,這幾年的經驗下來,卻發現不管是基本技能或才藝學習,孩子自有他的速度。
大人不也是嗎。
學校教育僵制地宣布了我們的命運,各種標籤,不論是「體育肉雞」或「音痴」,都過早武斷了我們的潛能,扼殺了許多興趣。競賽比評,成績要求之下,我不知不覺被套上「體育不好」的標籤,久了自己也信以為真,不再去push激發,要求體能,只任其怠惰虛弱。
我真的不行嗎?
跳躍奔跑,開懷唱歌,是人的本能。鍛鍊照顧自己的身體,是責無旁貸、一生的責任。從跑步開始,如孩子學步一般,我重新給自己一個機會去體會那份單純的驚喜與愉悅,挑戰與克服,去傾聽身體,與之對話。離開了學校,再也無需理會成績,或老師的哨聲,或身後追逐的對手。從容昂首地,我完全以自己的方式和速度前進,運動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和態度,健身是唯一的目的。
沒有比較,沒有壓力,不去管跑多快,跑多遠,我以一個初跑者之姿,跨出了長跑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