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之百的能量

能量的重要

放了一個星期的春假,眼看著星期一上學的日子又到來,Isaac開始出現抗拒:「I don’t want to go to school!」(我不想上學!)

小孩不想上學的心理是可以了解。星期一對上班的大人都是件難事。尤其Isaac整個星期和媽媽在一起,到處遊逛,加上和朋友及祖父母玩…,像隻自由的小鳥。相形之下,學校的規矩作息當然顯得無聊又無趣。又想想,沒有人喜歡上學的。記得童年遭受德國式嚴厲體罰教育,作品中對孩子總抱持溫暖同情的繪本大師 Eric Carle說過:入學是童年的第二大創傷(trauma),第一個當然是出生。兩種情況下,我們都得離開一個溫暖安全的地方,走入一個未知。未知通常伴隨著恐懼。

我們首先讓他知道經過一個星期在家玩與休息,他不想上學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進而解釋不上學是不可能的。Daddy說:法律規定父母有讓孩子上學的責任…。

媽媽則說:學校是訓練你的地方,要成為未來的工程師或飛航駕駛,你必須上學去接受數學、科學、語文…等trainings。(Isaac很喜歡「training」後可以成為某種專家或大師的概念。)

去掉不上學的可能性並沒有剔除Isaac不想上學的念頭。「I am going to cry on Monday。」(我星期一會哭歐。)他很肯定的「預告」。

「除了哭,有什麼辦法可以讓第一天回學校容易一些、開心一點呢?」我問。

「Nothing!」他很堅決地回答,否定所有可能。

「真的嗎?那就由我開始,來想一想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幫助你。How about 我做你喜歡的pancakes當早餐?」我提議。

「No, that won’t make me feel better.」Isaac還是很固執地。

我要他先別說不,我們先把所有辦法說出來,brainstorm沙盤演練。接下來輪到他提出辦法。

他想了一想後,終於說:「要不要我們和daddy去IHOP(鄰近一家連鎖的美式早餐店)吃早餐。我們很久沒有去了。星期一是個好機會。」

我同意:「那是一個辦法。還有,也許你可以帶你最喜歡的那本龍的故事書去上學。」

他說:「也許recess下課時可以和同學玩馴龍遊戲。」

我說:「還有,我和爸爸可以一起陪你等公車。」

他:「也許我可以跟Stephe(司機)要求坐在(他最喜歡的)三號座位。」

說到著兒,他上學的興趣慢慢地提高了。

我們繼續談著,最後決定:他自己選喜歡的故事書和點心,全家一起去吃早餐後,我送他去學校。

星期一一早,孩子一慣地起個大早,來到我身邊:「我還是不想上學。」我聽得出他語氣的試探,就以興奮地語氣提醒他:「我們要去吃早餐呢,趕快去換衣服。」果然,他動作超快地,換衣刷牙穿鞋,瞬息間,一家子已經踏著清晨的薄陽出門了。

想起有一回度假回來,Isaac也出現同樣的放假症候群。勉強把他拉上車,送到學校,他還是哭著不放我走。

「You spoil him。」(你們把他寵壞了。)一旁送女兒的鄰居半開玩笑地說。她知道我平日花很多時間和Isaac相處,帶他到處玩。

是啊,我們是寵他。我同意。

記得前兩日,因為先生總和孩子翻滾追逐搔癢打屁股玩得瘋狂笑不可支,結果事後孩子老愛找人玩打屁股的遊戲,有時拿捏不準對象和場合時機,我不免埋怨先生把他給寵壞了。然後我清楚地記得先生的回應:「難道因為怕他不知分寸就不跟他玩嗎?或者我們可以教他什麼時候是適當時機,教他分辨場合,學習自我控制?」

無疑地,過度寵愛孩子,尤其在這個少子化的時代,是大多父母的惡夢之一。但因為怕寵壞孩子就限制他的需求,因為怕他不懂分寸就不敢放縱開心跟他玩,怕他不想上學就不帶他度假,怕他纏著你就不陪他玩…?

真的,不給孩子他就不會要?讓他死了心就會乖乖地認份?真的嗎?

或者我們寧願給他一個豐愉的童年,尊重他的需求和情緒的同時,教導他底限在那裡,並給他練習解決問題和自我負責的機會與能力。

從自己和許許多多孩子或青少年身上,我看到被壓制的孩子,也許表現出暫時的妥協與安靜,但日後個性的扭曲證明當時並非真的平和。不免想:強制約束是不是因為大人的懶惰和怕麻煩,加上對自己的原則模糊不清,執行沒有信心,因而採取直接而決裂的方式去斷絕孩子的需求?

威脅利誘拖拉孩子去上學,嚴求強迫他做不想做的活動,然後父母自己再帶著難過與罪惡的心情離開,除了增強他對學校與活動的負面經驗,對孩子又有什麼好處呢?如果真的是孩子必須盡的責任或做的事,何不傾聽,讓孩子把他的情緒和意見表達出來,並讓他有參與運作解決問題的機會:「You don’t like this (situation), but you have to do(deal with) it. How can you make yourself feel better? How can daddy and mommy help you? 」(這是一定要做(面對)的事,你怎樣讓情況好一點,父母能怎麼幫助你,好讓這件事做起來比較開心呢?)也許不一定每次都能找到最理想的辦法,但以尊重和協助,信任孩子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無形中幫他建立一份穩定、安全與自信的感覺。

星期一早上,「跟爸媽一起早餐給我百分之五十的能量,媽媽送我上學又給了我百分之五十的能量,I’m charged(我充滿能量了!)。」能量十足的孩子給我一個大擁抱,加上一個甜美的親吻,下車,走到操場上跟值班等學生的老師道嗨後,加入追逐玩耍的同學群裡,展開新的一個星期。

All Materials and Photos Copyright © 2015 unless otherwise no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