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 Arts & Music Notes

我知道的《海邊的曼徹斯特》

終於看了《海邊的曼徹斯特》,這個小鎮離家不遠,片中有許多熟悉的真實場景:海奕出生的比佛利醫院,家旁可北上海邊的128公路,造訪鎮上餐廳,去比賽足球或著名的「唱歌的海灘」(Singing Beach)會經過的街道… 。

曼徹斯特鎮上的餐廳“Foreign Affairs”,精挑的cheese board每去必點,可惜餐廳去年突然關掉了。

老實說,電影裡的漁人與藍領生活更像附近的其他港鎮比如Gloucester。真正的曼徹斯特是個有許多豪宅臨海矗立的富裕白人小鎮,雖不是人人皆富,但沒有那麼閉塞,離波士頓也沒電影給人感覺那麼遠,若不塞車一路公路直下,不用四十分鐘就到了。甚至片名,其實本地人很少稱這個鎮「海邊的曼徹斯特」(當初加上「海邊的」兩個字是為了地裡上和附近新罕布夏州同名的鎮做區分),大家只稱這裡「曼徹斯特」,一來不造作(北岸這區許多小鎮都靠海,難不大家都要自稱「海邊的xxx」),二來可能也不願加重已經給人勢利的富鎮印象。

2015年夏天拍的Singing Beach,記得是一個訪客稀少,安靜,有點冷的週末。

海灘平坦,沙很柔細。比起鄰近的Good Harbor, Wingaersheek 或Crane Beach, 這個沙灘不算大,加上停車場有限,去玩的大多是當地或附近居民。不過,波士頓的北站(North Station)有火車可以到,方便人們夏天時逃離城市。

還好,除了冰上曲棍球教練之外,片中的演員都沒有特意持波士頓口音(這裡除非一些老人,真的沒有人操那省去母音後的R的奇怪腔調了)。還好,古典音樂雖然不太熨和我的情緒,但頗貼切這裡嚴冷酷寒的冬天。還好,演員們平實而生活化的演出滲透力十足,幾乎每個主角,從終於脫離哥哥影子的凱西·艾佛列克所演的男主角、前妻、青少年姪兒的媽媽到青少年,每個人都是破碎的。一部講失去、悲傷,以及以各種方式試著尋回靈魂、找到活下去的希望與勇氣的電影,劇本的好,在於把一個巨大的悲劇用極生活化的語調道出,這樣的生命故事在任何地方都可能發生,都觸動人心。

在波士頓,聽馬頔

img_3049 從第一(唯一一張)專輯「孤島」問世,到登上北京工體館舞台,馬頔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成為大陸樂迷公認的「樂壇奇蹟」,他那首已成中國「國民金曲」的「南山南」不知被多少知名或新進參賽歌手翻唱過;儘管如此,直到置身現場,才真正感受到馬頔及其音樂的魅力。
馬頔的波士頓演唱會在劍橋的Middle East 舉行。這間創始於八零年代的餐廳兼演場會場,曾被「滾石雜誌」選為全美最佳演唱會俱樂部之一。預定七點的場,時間不到,門外已大擺長龍,清一色中國學生。八點正式進場時,隊伍已極漫長,「今晚,應該波士頓所有的中國學生都來了吧。」身後的男女孩這樣說。就算沒有所有中國學生,至少所有中國在此的留學生文青都到了,我心想。

 img_3019

一位記不得名的華裔年輕女歌手暖場後,頂著小平頭、本人較碩壯的馬頔偕樂團終於於近九點時上台,以「切爾西旅館有沒有8310」開場,Chelsea Hotel是全球文藝青年的朝聖地,馬頔以此致意,可以聽出那些落魄藝術家在旅館裡插肩而過、從此各自天涯的孤獨與際遇。

接著他幾乎唱了「孤島」裡的所有歌,包括「最後一次看不見那些人老去」、「棺木」、「表」「孤鳥的歌」「傲寒」等,其中,被大陸禁唱的「海咪咪小姐」露骨歌詞,得以在此暢唱無拘。他也唱了宋冬野的「野馬」、堯十三的「舊情人,我是時間的新歡」等歌滿足歌迷(沒有唱「董小姐」,儘管人群中不斷有人要求)。這些歌手所組的「麻油葉(馬由頁三字拆開諧音)民間組織」掀起大陸一股民謠潮流。這些歌直白卻又充滿詩意,民間的樸厚與詩人的抽象甚至幾乎濫情,巧妙並具,渲染力強烈,盡顯了他們曾經的自白:「在這個浮躁的年代,給流氓一把吉他吧,他們會把內心所有的美好與純潔展露無疑。」

果然,「南山南」一開首,全場齊聲唱和,熱力高漲:

你在南方的艷陽裡大雪紛飛 我在北方的寒夜裡四季如春
如果天黑之前來得及 我要忘了你的眼睛
窮極一生做不完一場夢
大夢初醒荒唐了這一生

南山南 北秋悲
南山有谷堆
南風喃 北海北
北海有墓碑

唱完,「真有這麼好聽?」馬頔自己打趣道,全場哄然。

溫鬱渾厚的嗓音,自然率直的互動,主宰了整場演唱會的氣氛,不論是兩次中途跑廁所「我們幾個腎都不大好,」自我解嘲,終場時,「咱們也不用搞那套『安可』『安可』,我也沒哪麼老」直接唱完最後一首歌…,馬頔與歌迷無距離的交流,自然無架子的姿態,從現場的對話熱度,與那幾句「我是誰?」「我們都是人」不難窺出。對許多人擔心的名利帶來的危機,這位據稱喜讀海子、顧城的歌手,在新單曲「皆非」裡這樣說:「『對外來,他背坐愁城自言自語』,一切終將是『一場灰飛煙滅的遊戲』,『冷暖自知的酒杯,遊盪著善良的魔鬼,他總是這樣說,一且都無所謂,他背對著人群,摔碎了酒杯』…」。

一張專輯,兩首新單曲,加上「麻油葉」幾位耕耘許久的民謠歌手代表曲,馬頔帶給了樂迷一場滿足的現場演出,這位急速走紅大陸的歌手,此回從東岸的紐約開始,巡迴到西岸美國各大城市,他和其他「麻油葉」歌手新屬的「摩登天空」音樂公司,幕後推動與行銷能力不容小覷。

 

https://youtu.be/4r6nqfZ0Z3ASave

Save

Save

Save

Save

Save

Save

Save

Save

Save

Save

Save

Save

Save

Save

Save

Save

Save

巴哈《十二平均律》

FullSizeRender收到新的Dover版本,迫不急待地坐在琴前練著巴哈的《十二平均律》(Well – Tempered Clavier)。

冬天的早晨亮得極緩,世界極少的顏色,隨著手指的音樂慢慢增加。

大提琴家卡薩爾斯生前習慣以彈這些曲子展開一天,一首前奏曲和一首賦格,說這些樂音「神聖淨化了屋子」。

舒曼更直指這些曲子是音樂家的「靈命日糧」(Daily bread)。

海奕嬰兒時,許多母子相伴的早晨,我播放著這些鋼琴曲,與其說喜愛它們的對稱純淨,精準結構,或許初為人母的我,更迷信的是它們跟嬰兒腦力發育的關係。

剛住美國時,跟一位寓居哈佛的語言學家學英語,每週轉兩趟地鐵,在廣場邊緣一棟有著窄樓梯的紅磚公寓裡上課。哈佛那樣的建築特多,上了幾次課後才不至走錯。語言學家堅信:「音樂,數學與語言能力決定一個人的智能高低。」音樂指的當然是與數學有相似特質的古典樂;至於語言,他堅持從拉丁文著手,說那是英語的根源,想把英語學好學透,非得從拉丁語打基礎…。

多年之後,老師教我的拉丁文都忘得差不多了,平均律的難彈也依舊,原來,歲月之下,能力與知識,遺落與增長消消長長,剩下的真的沒有想像的多,不管多大多小是什麼,留下來的益發可貴了。

 

 

尋找薇薇安·邁爾(Finding Vivian Maier)

Undated

September 3, 1954. New York, NY
Kiddieland, September 1966. Sandwich, IL
May 5, 1955. New York, NY
Undated, Chicago, IL
1954, New York, NY
June 1953, New York, NY
August 16, 1956, Chicago, IL
Undated, Chicago, IL
September 24, 1959, New York, NY
1959, Los Angeles, CA
Emmett Kelly as the clown figure "Weary Willie", Undated
Undated
VM2
January 26, 1955, New York, NY         October 8, 1954, New York, NY December 2, 1954, New York, NY
Undated
April 26, 1956
1959, France
September 18, 1962
July 27, 1954, New York, NY   vm37
vm36
vm35
vm34
vm32
vm30
vm31

偶然,第一次看到薇薇安·邁爾(Vivian Maier)的攝影作品,我當下被攝住了。

一張張黑白的街頭攝影,直接而強烈,不管是孩童,少女、工人,商人,女人,男人,街民,殘障者…,鏡頭帶著冷靜的距離,又毫無畏懼地介入,精準而深刻地捕捉每一個人瞬間的表情與感情。「一張好的照片可以抵上千言萬語」,腦海裡直覺浮現當年「人間」雜誌裡的照片,也想到布列松。很快地,我找到更多薇薇安·邁爾的作品,包括許多獨樹一格的自拍照,看著看著,不斷被這位攝影師對人與世界的觀察,冷眼嘲諷近乎殘酷,同時卻飽滿著難以言喻的感情,震撼著,心裡也不斷地冒出:誰是薇薇安·邁爾?

網上和關於她的記錄片「尋找薇薇安·邁爾」(Finding Vivian Maier)中,我一步步認識了這位神秘攝影家謎樣的背景,也彷彿讀了一段教人低迴不已的人生故事。

二〇〇七年,芝加哥一名房屋仲介、車庫舊物收集狂兼業餘歷史學者John Maloof,在一場拍賣會上買了一箱以芝加哥街景為拍攝主題的底片,物主署名薇薇安·邁爾。燈光下檢視那些底片時,Maloof直覺手上擁有的是一些極為精彩的作品,一一掃描時,心中不免好奇:薇薇安·邁爾是誰?google的結果卻是一片空白,網上完全沒有這個人的資料,除了那些底片,薇薇安·邁爾彷彿不存於世。

從夾在底片裡的字條和收據,John Maloof找到薇薇安·邁爾置放在一間廢棄儲藏室裡的更多箱子。收據、信件、車票、船票、衣物、帽子、鞋子….數十只深鎖的箱子顯示薇薇安·邁爾習慣收集一切的習性,也讓Maloof找出更多底片和數量眾多的八釐米影片。照片內容橫跨一九五〇至七〇年代的紐約、芝加哥,並遠及埃及、泰國、南非等地。總數驚人的二十五萬多張底片中,沒有一張被沖洗出來過。

買下薇薇安·邁爾的第一個箱子兩年後,Maloof再度google,這回,她的名字出現在一篇簡短的訃文裡:薇薇安·邁爾數天前去世。文裡訊息有限,卻足以讓Maloof發現薇薇安·邁爾生前是一位保姆。透過訪問眾多前僱主和她照顧過的小孩(現已中年),他慢慢把一個藝術家的面相拼圖填上,揭開薇薇安·邁爾的面紗,只不過,面紗下依然是一團謎。

除了捏造口音,薇薇安·邁爾給自己編造了各種假名,自稱是個神秘女子,當陌生人問到她的職業時,她有時會答:「我有點就像個間諜一樣。」所有受訪者無人知道她的真正身世,有人以她的口音猜她是澳洲或法國人,但他們全錯了:她是一九二六年土生土長的紐約人,父母雙亡,除了在法國一個只有兩百五十居民的小鎮上還有一點遠房親戚,她無親無故。

根據那些「認識」她的人形容:薇薇安·邁爾非常注重自己的隱私,是個極隱密封閉的人。受雇時她要求住在閣樓裡,深鎖著門,嚴禁外人踏入。他們描述她的外表:總穿著厚重長外套,帽子,長靴,有如五〇年代蘇聯工人的打扮,剪著極短的頭髮,走路時前後擺動雙手,大步快速,像個納粹軍人跨步行軍。

然而,所有的人異口同聲:不管走到哪兒,手牽拖著小孩的薇薇安·邁爾手胸前一定垂掛著她那檯Rolleiflex相機,總是在拍照。這種掛在頸上的老相機由上往下對焦,對拍攝對象比較不具威脅性,對方也比較不會防備,剎那間的喜怒哀樂可以捕捉無遺。一人回憶說,有一回看到她站在垃圾桶旁,拍攝著被丟棄簍裡的洋娃娃。有一次,她照顧的一個小孩被車撞倒了,眾人圍觀時,她也在按著快門。被她照顧過的孩子說:她老是帶著我們進城,到各種地方去拍照。訪問中,無人相信他們當年的怪異保姆竟能拍出那麼傑出的照片,其中有位老婦說:「拜託,她只是個保姆,」似乎難以把一個性格孤僻,外表不具吸引力的女人,跟有才華天賦的藝術家聯想在一起。

《紐約客》進一步觀察薇薇安·邁爾充滿矛盾的特質:固執又好玩,極好奇又極隱避,是個好保姆但又有無情的一面。報導並探討那個年代,身為單身女藝術家的生存難題;因此,保姆的工作給了薇薇安·邁爾經濟收入與遮護,也給了她出外拍照的自由。換來換去,她受僱於不同的家庭,不投注感情也毫無 糾纏,始終是個局外人。因此,當她在一九五九年,獨自旅行世界,足跡遍及亞洲、埃及、南美…,拍下數千照片,全程之中只有她和和她的相機,並不叫人意外。

Maloof的運作下,薇薇安·邁爾的底片被沖洗出來,處理裱框後,在畫廊辦了展。薇薇安·邁爾,薇薇安·邁爾,頓時之間,美國藝術媒體界驚為天人,大肆報導。攝影評論家拿她與Robert Frank、Lisette Model、Helen Levitt等當代攝影名家相媲美,讚她的傑出構圖,藝術眼光,天生自然的敏銳與人性觀察,極可能名列本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家之一。

儘管人們對薇薇安·邁爾的生平有了粗淺的認識,但更多的好奇與問題也相繼而出,最主要的當屬:她為什麼不公開、不曝光作品,以享有屬於她的光芒和財富?

從訪談和八釐米片中的聲音言語,可以感受薇薇安·邁爾獨立自主,堅決的個性。她生前收集了大量的每日報紙,對政治、貧窮、種族、戰爭、暴力等等議題及社會底層深為關注,唯對人生的甜美愉悅面絲毫不感興趣。最終,薇薇安·邁爾孤老,死於芝加哥一間小公寓裡。鄰居記得她總獨自坐在公園面海的一條長椅,或在垃圾箱旁徘 徊…,沒有人跟她真正往來交談過。她的一生成為攝影史裡的一篇傳奇歷史。

薇薇安·邁爾永遠享受不到作品所帶來的聲名,也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作品在美國和其他國家所造成的轟動與震撼。再次看著她透過各種玻璃、鏡子,甚至明星照片與泥濘工人的臀的自拍,或冷眼,或撇嘴,或淺笑,更多的是捉摸不定的神情。是不是,薇薇安·邁爾也一直在尋找,自己究竟是誰?

照片取自:Vivian Maier專網

Autumn Song

秋天時拍了很多照片,黃菊、落葉、̆紅楓、芒草、湖光、秋水…;一個如此多彩動人的季節。

秋天裡,我喜歡彈柴可夫斯基的「秋之歌(十月)」(Autumn Song (October) by Tchaikovsky) :

Autumn, our poor garden is all falling down,
the yellowed leaves are flying in the wind.

輓歌般款款傾訴,完全貼切秋的顏色、氣味與心情。

轉眼間,秋已盡,冬已至(聽說下星期可能會下第一場雪)。週末時,先生幫我把這首練習彈奏錄下來,配上兩人拍的一些秋天的照片,以此記憶,並告別一個豐美的季節。

All Materials and Photos Copyright © 2015 unless otherwise no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