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 第三幕(Midlife 中年)

更堅強,更溫厚,中年之後的種種⋯⋯。

中年之後的重心

春天來了!

度過了一個異常溫暖、沒什麼大雪的冬天,接著,一個異常寒冷、甚至破紀錄地下了場細雪的五月初,春天終於來了,只不過,一如大家的預測:撲通!一下子跳到夏天,這兩天溫度竟高達華氏七、八十度,短袖紛紛出籠。

怪異的氣候之外,兩個多月的疫情持續著,美國各州雖迫不急待地喊開放,但失業人口持續增加,人們的生計更難,精神更悶,什麼時候可以過正常日子,秋天學校能不能恢復上學⋯⋯,生活充滿著不確定。

這樣的時期,盡量學著活在當下,盡量一天過好一天。這樣的時期,值得欣慰的是,家人平安健康地在一起。一家三口,每日按照某種自訂的行程表,各據家中一方,工作的工作,唸書的唸書。

回顧這兩個多月以來,最自豪的有兩件事:

第一,除了少數幾次叫外賣,幾乎每日煮飯烘培,爐灶總是溫熱的,不負照顧家人之責。「如果沒有妳幾乎天天做營養點心,我們兩個男生這段期間可能就是靠塞薯片打發,」先生說。

第二,從今年第一天開始,規定自己保持每天運動的習慣,至今近五個月從未錯過一天。每天固定完成:一天的十二小時中,每小時至少站起來一分鐘(看起來容易,實行起來其實不容易,尤其對我這樣愛伏案者)。至少運動三十分鐘和燃燒一定的卡路里。就寢前,看到手錶上運動程式的三個圈圈緊緊地合起來,是每天最大的滿足之一。

今天跑步時,我想到,隨著兒子越來越獨立,不太可能再回職場的我,時間越來越多,好好照顧身體之外,中年之後,我的人生目標是什麼?對我最重要的是什麼?

無疑地,照顧好自己的身心是首要。根據研究,保持健康中年的人,老年時疾病纏身的機率較低。為了有好一點的老年生活品質,至少不要成為家人的負擔,保持身體健康無疑是接下來首要的責任與任務。所幸,多年前開始跑步以來,運動已成習慣。跑步之外,近來我也慢慢加入瑜珈、舞蹈和肌力訓練等較和緩、減緩肌力流失、預防傷害的運動。不管再忙再累,我把每天的運動時間視為一天裡最重要的工作,久了,不動就難受。

持續的學習:學習新知、新技不僅能保持大腦的活力,給人成就感,中年之後,不再為考試或競爭而學,樂趣更多,難怪很多人在中年之後開始學樂器或新的語言。

除了保持從小到大固定閱讀的習慣,現在我有更多時間嘗試新的食譜,練新的鋼琴曲,學新的舞步⋯⋯,繼續增進自己的技巧之外,對刺激記憶力、防老應該也很有幫助。

精簡物質所需:原本就是個物質欲求不高、偏好簡單生活的人,去年搬家後,換到一個居家功能更便利簡潔的環境,更落實了單純生活的目標。衣櫃的衣服變少了反而容易找到要穿的,櫥櫃的碗盤減少了,留下的都是實用或最有紀念價值的,搬家時該丟的丟、該捐的捐,生活中太容易累積不必要的瑣事與瑣物,購物之前三思,減重之後,生活變得更輕鬆了。

人際關係也一樣,去蕪存菁:專注在自己的生活上後,發現比較不容易受外界的干擾。很久之前就體悟:好的人際關係美好珍貴,不好的耗神耗力耗時間。真正的朋友真心關心、互助互持,不會毒舌嫉妒或惡意批評,不是真正的朋友,流言蜚語有啥值得在意。人生至此,希望自己以更豁達的態度與朋友往來,有緣則珍惜,無緣不強求。中年之後,日子倒數著過,不該把時間浪費在不值得的人或事上面,我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由自己決定。

多感謝少抱怨:家人的擁抱、每餐飯後的謝意,陽光出來了,花開了⋯⋯每天儘量找出讓自己快樂的事,如果沒有,就起身創造,比如:照食譜烤盤香噴噴的點心,比如,出門走路出一身汗,比如,把地拖得晶亮乾淨⋯⋯。

除了這些重心之外,當然,中年之後還有許多需要持續改進與學習的:放慢腳步,放慢吃飯、說話的速度,管理每天上網的時間,持續練習對家人耐心傾聽,有尊重地關心,無盡的支持,一有機會就讓他們知道你有多愛他。

有更多時間可以閱讀、學習、照顧家人與做自己喜歡的事,可以更專注,更善待自己,充實的日子讓人不知老之將至,是結束,也是開始,我喜歡中年的自己。

跳舞吧,女孩!

「Shake it! Shake your booties, shake it!」(搖!搖擺你的臀,搖!)

清晨的舞蹈教室,樂聲震耳,舞步滿場飛,一群年紀、膚色與體型不一的女人隨著節奏與老師的高喊聲舞動,氣氛熱烈。

突然,音樂驟止,老師按了暫停鍵,對大家剛剛的動作搖頭:「不是全身,而

是像這樣,只動腰和臀,」老師的臀部快速顫動,像裝了顆電池般,左搖右擺前頂,右晃左動後頂,接著三百六十度扭腰,順時鐘,反時鐘⋯⋯。著魔似地,所有女人跟著抖得花姿亂顫,只怕就要扭傷腰了,可惜味道就是出不來。老師不放棄地要大家繼續跟著練習:「胸部保持不動,只扭擺腰臀,跟著節奏,像這樣,好多了。再來,胸部連著腰部,如一排浪來襲般地,一波接著一波由上而下抖晃,對,就是這樣!」

老師是一位高大的黑人,胸臂肌結實突出,近190公分快頂到天花板的身高卻絲毫無損靈巧,比誰都會扭。他所傳授的這套有氧舞叫做「加勒比海韻律」,如浪鼓聲中,或莎莎或恰恰或倫巴,全是他自編的舞步。第一堂課,老師帶來兩位身材緊致、豐胸臀翹的女弟子,一眼可看出跟隨他有一定時日,音樂一起,何時旋轉,何時換步,身段到位,節拍精準,看得包括我在內的一群新學生目不轉睛,想到自已有一天也跳能得如此力與美結合,信心倍增。

習舞後,很快就發現授課者決定一堂課的熱度。專業的老師一舉手一投足都是舞魂,一堂課下來學生們臉頰紅潤,五體通暢。那樣的教學魅力很容易建立固定班底,死忠的婦女學子們,老師走到哪跟到哪。曾經跟過一位名舞者背景的老師,小小的地下室教室,低矮的天花板下擠滿學生,摩肩擦踵。有人每週兩次、開車一趟一個多小時,就為了學她那勁熱魔幻的舞步。

當然也上過不怎麼樣的課,比如那個二十幾歲的女老師,身穿Zumba典型服飾:無袖背心上寫著大大的Z,腰際上纏著一件格子衫,衣袖在前腹綁結為飾,但卻難掩碩大的臀、單調的舞步。其實身材不是問題,許多碩壯的舞者,身手矯健,魅力四散;但女孩的課問題在於不起勁,六十分鐘的課不到四十五分鐘便喊下課。幾堂課下來只剩一兩個學生無言地隨著音樂晃動,左搖右擺卻波浪不興,一堂課下來心跳仍平穩。

最野放的老師當數佛州那位曲線堅實、不時以西班牙語撩人的金髮美女。度假時偶然跳進她的Zumba課後,雖然不時踩錯腳步、轉錯方向,卻如上癮般地天天報到。有時,她來到身旁陪你一起搖臀扭腰,魅惑性感。有時,她指著某婦女同學擺動中的臀,舉起大拇指:「看到沒有,就是像這樣。」並不時中氣十足地大喊:「手舉直、腿抬高,夏天快來了,你要穿比基尼對吧?你要展現火辣的身材對嗎?那就別偷懶,你得非常努力才能得到。」像一名被魔鬼司令下了蠱的奮戰士兵,跟著拼命地又蹦又跳、伏地挺身後跳躍而起,來回重複,完全忘了,自己根本不穿比基尼。

舞蹈難脫視覺美感,尤其是上拉丁有氧舞蹈課,很容易產生一種印象:最吸睛、甚至令人血脈賁張的永遠是那些皮膚深黝、臀凸胸豐的中南美洲女人,不一定是魔鬼身材,但她們熱情撫媚、釋放而投入;相較之下,生性直率的西方人和保守傳統的東方學生,常有一種讓人覺得放不開的侷限。

這樣的刻板印象,在遇到瑪麗羅絲之後,完全改觀。

亞裔的瑪麗羅絲年約六、七十,嬌小精瘦,不到一百五十公分高。身穿透黑縷空舞衣、高跟黑色舞鞋的她,一走進教室便滿臉笑容地跟相識者打招呼,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站在教室最前排,鏡子裡的瑪麗羅絲胸骨清晰可見,臉上的妝難掩深刻皺紋。音樂一開始,左後方的我即可看出老太太習舞有時,腳步穩確的她擺臀扭腰,舉手投足彷彿一名天生舞者,美感十足。玻璃牆裡,我倆數度眼光交對,我對老人微笑並舉起大拇指表示讚賞。

接下來的曲子有一段是身體前傾、快速抖動肩膀的「西米」(shimmy);突然間,老太太轉過身,朝我傾身西米而來,我有樣學樣地回應。接著,一老一少又像電影《黑色追擊令》裡的約翰·取伏塔和烏瑪·舒曼,以「扭扭舞」(twist)尬起舞來,舞到盡興處,瑪莉羅斯笑開懷,我則臉紅心跳,安多酚高漲分泌。

舞畢,老太太笑著遞上手,「我叫瑪麗羅絲,你叫什麼名字?你跳得真好,」老人家過謙了,跳得好的是她。

每首舞之間,瑪麗羅絲忙碌地問候熟識,「大衛!」她高喊那位中規中矩地穿襯衫打領帶、總站在最後一排的日裔男士。眾人目光下,大衛靦碘地對老婦人揮揮手。又一舞畢,老太太把我介紹給一旁一位高大的西裔女人,音樂開始後三人便圍著圈一起搖頭晃腦地狂跳,老太太樂得像個小女孩地喊:「我就是愛跳舞!」下課時,瑪麗羅絲不忘對熟識者飛吻道別,那瘦小的身軀如一道亮光,把整間教室都點燃了,完全應證了瑪莎·葛蘭姆的名言:「偉大的舞者不是因為技巧而偉大,而是因為他們的熱情。」(Great dancers are not great because of their technique. They are great because of their passion.)

說起跳舞,打小學至高中跳了多年土風舞,畢業後學了點社交舞的我,舞史算開始得早,其中還包括一頁帶點尷尬的「以舞會友」時期。

大學畢業後,我在濟南路上的報社跑娛樂新聞,有一段時間,下班後固定走到徐州路上的「台大校友聯誼社」,跟先到場的姑姑和她的單身教師女同事們會合,一起參加該社所主辦的「椰林舞會」。

不大的地下室裡,燈光黯淡,入口的牆後一間小播放室,從窗口的昏黃燈光裡隱隱可見唱片騎師和他的唱盤。簡單的幾排椅子上,男男女女錯落。音樂起時,男生走到看對眼的女生前邀舞,然後雙雙步入中央簡陋的舞池,探戈或華爾滋或恰恰,熟悉或初識,兩人維持著某種距離擁舞。如暴露於開放市場般,最先被挑邀的一定是那些長相秀麗、身材纖瘦的女孩,長相較普通或不善不愛打扮者,當壁花的份多。所幸,D.J用心,舞會中不時插播可獨舞的迪斯可音樂,加上同行的小姑姑嫻熟男舞步,輪流帶我們幾個女孩上場,就算無人問津,在運動的擋箭牌和藉口之下,我們一行倒也玩得開心。

當時的自己,不再少女卻也還不屆熟女之齡,仗著年紀尚可揮霍,心態不免在得趕緊找個對象的傳統與獨立女性的思維之間游離。一方面心知,若想找個人安定下來,就必須掌握認識異性的機會;一方面卻又自視頗高,相信靈魂伴侶將以某種驚天動地或神秘浪漫之姿現身,眼前這般如相親般的呆板方式不但有違本(假)文青身份,那些著白襯衫、西裝褲,捧著鐵飯碗的男人更是越看越顯無趣;不難想像,這種幼稚的心態與現場積極尋找歸屬的婚友氛圍格格不入。

多年之後,每當憶起那些舞會,除了種種違和感:男女面面相覷的囧狀、邀舞人的緊張、被邀者的矜持、無人眷顧者的難堪⋯⋯,記憶最深的當屬,曲終人散,坐進姑姑開的二手車,沿著羅斯福路回家的那段路途。

夜涼如水,街燈明滅,舞會騷動之後,一車單身女子沉靜地各懷心事,有人甜蜜地提起一夜邀舞不斷的盛況,但有分寸地點到為止以免刺激姐妹們。有人難掩惆悵失落,一次又一次地,良緣不見舞影裡,此生終將情歸何處?然而,不管今夕何夕,這群花樣女孩們一致相信:明早,太陽一樣會從東方升起。

如今,為人妻人母之後重拾跳舞,一雙球鞋,一壺水,一身舒適穿著走進舞蹈教室,大嬸自在如魚游水。注視著鏡子裡的自己,或許永遠無法如專業舞者般優雅脫俗,但我們一樣頭抬得高高地,背脊挺直,或如一名女戰士精神奕奕地踏步,或高舉雙手如草裙舞孃般捲手摘星,水袖翻浪,如一朵朵綻放的花朵繪出一幅幅流動的風景。不為表演,沒有競賽,不分家庭主婦或高級主管,此刻,我們只想做自己身體的主人,隨著節奏,揮去汗水,解開長髮,在舞步與音樂融合的流動(flow)中,忘情地搖擺、旋轉、跳躍,如童年時飛奔於陽光綠野上,自由與愉悅感盈溢心底:跳舞吧,女孩,跳舞!

https://www.worldjournal.com/6884372/article-跳舞吧!女孩/?fbclid=IwAR02n-f95Uy8uUQAjW9ox8fjM1votDcgHIadhI7ACvGgbKc4KZy5rTIkAXE

給妳

妳說自己日漸失去好奇與熱情。

妳說自己變得小心翼翼,保守躊躇。

妳說自己一日過著一日,覺得未來暗淡不可及。

妳說當年的老友熟識已闖出一片天地,或居高職或享聲名。

而我呢?妳問。

守著一個惶惶恐恐的人妻人母的角色,和一份守得勉強,棄之不安的職務。

難掩一顆蠢蠢欲動,卻又乏振無力的心。

雖然心知肚明,

可以把一切歸罪於環境,成長背景,個性,所有縛手縛腳的原因。或者,光明正大地推托於,

中年危機。

說是,

走到人生中途

忽然發現手上所有的不是妳一直想要的,

極想再度登高一躍,追求另一個夢想,卻舉足無力? Read More

中年獨行

南方的這一夜,我的晚餐有三個選擇:

1. 在家煮泡麵、做簡單的三明治,
2. 上簡單的亞洲餐廳迅速打發或外帶回小公寓,一邊看影集一邊吃,
3. 出門上一家正式的餐廳。

我選了後者。

稍事打扮後,我沿著海岸走到港灣市區一家高檔海鮮餐廳。

一個人?是的,一個人。

外面還是裡面?外面。

天氣這麼好,不想浪費這即使南方也少見的舒適冬夜。

帶位的女孩把我安置在最靠港口的一個高腳餐桌。我跟男侍者點了一杯桑格麗亞和煎鯕鰍。風徐燈璨,四周或家庭或朋友餐聚歡語,我跟在北方同時也在晚餐的先生講講電話,雖然一個人但並不孤單。

想想過去一、二十年,除了回台灣,先生幾乎一手打理旅行的一切,從租車到點酒⋯⋯,他的庇護省去我需要面對身為一個外國人各種可能的困窘與不適,但我是不是越來越依賴他了而不自知?!

餐後,再沿海走回家。月仍大而圓但暈已減稀薄,棕櫚樹影下年輕男女擁戲,沙灘上打排球的人正準備收隊…;夜色裡,腳步輕盈。

家人永遠在心裡、是永遠的伴侶,但中年的我想知道依然可以獨自走很遠,即使在陌生的地方,是唯一的東方人,也能自己凳上喜歡的餐廳吧台,點一杯沁涼的美酒,聽一些有趣的旅人故事。

持續逐夢中

獨自飛到佛州參加這場結合5K, 10k,半馬和全馬的比賽,原本計畫嘗試生平初馬,月前卻發現還是沒有準備好,決定改成熟悉的半馬。一直覺得:不管快慢,既然參賽就要盡量訓練能全程用跑的,不想最後得走或爬回,這是對自己體能的謹慎考量,也是對路跑賽的基本尊重,畢竟參加的是路「跑」賽啊。

大大感謝家中一對父子的鼓勵和支持,毫無後顧之憂。獨處幾天,獨食、獨眠、獨出入,重拾中年後單身出門與異地生活的習慣與興致。

五點起床,天亮前起跑,身心平穩,與年輕跑者亦步亦趨總讓人忘了年紀;只可惜,程式停留在日前的跑步機設定,忘了改回戶外計時,覺得自己夠快而不察配速已出現落差,結果成績不如預期,只比上一場快了26秒,分組第五名。欣慰的是,經年練習的雙腿一次比一次更強壯,這次跑完拉拉筋就恢復七八成了,讓人對更長的距離有信心,該繼續努力訓練的是心肺和速度,尤其能把核心與頑贅的小腹練得更結實就更美妙了。

跑完後,看著全馬跑者隨後ㄧㄧ跨過終點,極受啟發,精疲力盡的半馬者難以想像還有漫長艱辛的13英里,尤其是那些三小時內完賽的跑者,多麼令人佩服的毅力與體力。

風清日朗的美麗海岸,能跑真好,更棒的,起跑和終點就在家門口,下樓就是跑場,不能更方便了。

第十六場半馬賽,持續逐夢中。
No.16th half marathon, still chasing that dream.

All Materials and Photos Copyright © 2015 unless otherwise no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