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 2010

持續的力量

週末的午后,先生找到網路電台屬於自己的playstation後,一邊聽著喜愛的音樂mix,一邊在穿衣間裡安靜地忙碌著。一兩個小時後,門口開始出現一堆堆的舊衣服。我走進穿衣間,看到屬於他的左半邊一片精簡空曠。一排排的襯衫西裝長褲整整齊齊地排列,每件衣物都掛在一個衣架上,像隊整飭以待的士兵,各有自己的位置。「從今以後,除了內衣褲和襪子,所有的衣服包括日常便服和T恤,全要被掛起來。」他宣布著自己的新決定。

他把所有舊的、過時,主要是不合身的衣服全裝進三個巨大的垃圾袋裡,打算捐到退伍軍人經營的舊物中心給有需要的人。

過去幾個月來,飲食和運動雙管齊下,先生整整瘦了一圈,小了一個尺寸。

「要不要留幾件大尺寸的,以免日後體重又上升。」看著瘦身後單薄的衣櫃,我建議。

「那(身材回復舊尺寸)不就蠻慘的嗎, 不,不能讓那發生。」他一付壯士斷腕的決心。

看著屬於我的右半邊,擁擠不切實際的衣物像座待整的花園,我捲起衣袖,把一件件不合身的衣服挑出。

今年年初開始,我和先生開始規律地運動。

Read More

兩個男孩

這幾天,兩個男孩的故事縈繞在我的腦海。

新聞網站大肆報導著華裔設計師吳季剛(Jason Wu)返台參加哥哥的婚禮。這位因其所設計的禮服受到美國第一夫人青睞,在競爭激烈的紐約設計界闖下一片天的年輕設計師,一如在許多在國外出名、出身台灣的人,被媒體喻為台灣之光。

讀到這位設計師的成長背景,很難忽略那位在他背後支持的母親。當吳母談到兒子五歲就跟她說,長大要當一個designer,她如何看到兒子在台灣教育下的不快樂,帶他出國尋找更適合的就學環境。吳母沒有像許多觀念傳統閉塞的父母抑制男孩玩洋娃娃的興趣,反而協助兒子,讓他的才華得以盡情發揮。平順的表面下,相信吳季剛的成長過程中一定也有許多不為人知、被外在質疑的辛酸和困難,但從這位理著光頭,笑容靦腆,形容自己是“住在年輕身體裏的老靈魂”的一流設計師身上,你可以感受到他的專業,對自創品牌的信心,以及對設計的熱情。

Read More

給小一的你

探索的美麗

你近來喜歡用比喻。

一番極具邏輯性的辯論後,當你發現大人還是不懂你想傳達的意思時,你拿比喻做進一步的解釋。你跟保姆解釋自己跟鄰居同班女孩的不同:「妳知道嗎 Debbie,(拿起兩部模型飛機)就像她是這架客機,而我是這架噴射機,都是飛機,但我們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類型…。」

你的鋼琴學習進入另一個階段,老師加入一本全新的音樂課本,你認為應該照你所預期進入同一系列下個階段的教材,我則認為你應該給新教材一試(後來進一步瞭解老師的用意後,你沒問題接受了),當兩人辯論時,你說:「媽,就這樣說吧,想像你想爬上前面那顆樹,但是前面突然出現一隻松鼠擋住你的路,你怎麼辦?把松鼠移開,或者避開,對嗎,那新的課本就像那隻松鼠…。」

你的純真與成熟並存。

Read More

夏日的完美註腳


「嗨,我們得計畫一下,這個週末可能會是最後一個溫暖的週末,如果我們想去哪兒或做點什麼…」星期二傍晚,剛從紐約出差回來的先生,讓人驚喜地出現在Isaac練球的鎮上一間教堂草地,一起看孩子練球時,站在身邊的他突然想到。

「好啊,去採蘋果!?」採蘋果是我們每年一入秋的固定活動。

「不,」他打斷我,似乎覺得這個妻子的想像力有點薄弱。「我是說如果我們想再去海邊或走遠一點,照目前的天氣預告看來,這個週末天氣會很好, 再來季節很快要轉冷了。」

我點頭微笑:「好啊,好啊,去哪兒呢!」紐英格蘭的季節變化像用色大膽的抽象畫,四季顏色變化之快,可以讓人措手不及呢。

Read More

聽Paul Lewis:一條不同的學琴之路

和朋友電話討論著:孩子幾歲學琴最適合,該從團體音樂班入門還是馬上進入一對一?她剛上幼稚園的孩子正值學習力強的年紀,也顯露著對音樂的興趣…。

周遭幾乎每位認識的朋友當孩子進入某個年紀後都會安排才藝學習,體育、音樂、美術無所不括,其中又以鋼琴最為普遍。除了接送上課,父母(主要是媽媽)每天盡責地要求小孩坐在鋼琴前練習。朋友之間有時也會流傳類似的聽聞:某某中國家庭如何嚴逼小孩一天練琴幾個小時,如何參加樂團或比賽,如何不斷更換老師直到找到最嚴格的一位(最好是蘇聯裔)…。這樣的父母無不希望激發出小孩最大的潛能和天份,幾年內向那些七、八歲就穿西裝打領帶上台的華裔小演奏家看齊,遠一點以打造明日的朗朗或李雲迪為目標。

然後讀到英國鋼琴家Paul Lewis的故事,看到一條不同的學琴之路。

Read More

All Materials and Photos Copyright © 2015 unless otherwise no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