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 2019

與山有約

素有「綠山之州」別名的佛蒙特,綠山群嶺貫穿南北,某個仲夏陽光裡,我獨自走進其中一座樹根深鑿岩崖、樹蔭泥濘的山林。

            不久,身後便傳來陣陣嘻鬧聲,四個小學生模樣的女孩輕快地躍過我身旁的石階,接下來的路程裡,她們或前或後,活潑地攀走蹦跳、聊天捉狹;只是,隨著山更陡,路越崎嶇,嘻笑聲逐漸被氣餒取代,「還有多遠啊?」一個女孩不耐地問帶隊的中年婦女,「快了,快到了,妳們可以的,」她鼓勵著,唯四周更安靜,盡頭似乎遙不可期,到最後,除了風過林梢與窸窣的腳步聲,凝重的空氣裡只聽到婦人不時地打氣:「加油,女孩們,可以的,你們一定可以走到終點⋯⋯。」

            茂密陰冷的森林裡,盤根錯節,石階濕溜,幾個女子專注於眼前的每一步,汗流浹背,細喘呼呼;終於,天地在眼前豁然大開, 啊!女孩們和我不約而同地高聲歡呼。

            「妳很棒,一路鼓舞她們,」互相拍照留念眼前的壯觀風景時,我忍不住讚許那婦女。「第一次爬這座山,她們無法想像前面的路還有多長,適時鼓勵給她們多一點希望…,」我點頭認同:希望帶來勇氣,勇氣讓人持續,終獲完成的滿足,而那份滿足不只是因為征服了一座山,更因為征服了自己。

            簡便野餐後,眾人相繼下山。獨坐巨石上,如坐擁天下般暢意,眼前一片曠朗無盡的山群與綠意,天空與白雲彷彿觸手可及。周圍峰巒疊嶂,遠方山谷裡,一座豪宅被叢林深密地擁抱,更遠處,公路如細蛇,車如點星游動,心裡突然一陣悸動:山之巨大,人之渺小,森林教人忘憂,高山讓人著迷。

***

佛蒙特林區佔總州面積百分之七十六,各種難易度與景觀的豐饒山脈群遍佈,入夏之後,我們決定展開徒步旅行,進一步去認識這個州的山嶺森林。

            搜尋地圖時喜見,離落腳小公寓十五分鐘車程內就是著名的「科立茲州立公園」(Coolidge State Park)。公園隱身於佛蒙特中部最大、佔地21,500英畝的同名森林裡。山腳下,房舍與商家稀落的小鎮是美國第30任總統科立茲出生與埋葬處。車一離開被喻為佛蒙特「風景最秀麗的道路之一」的100號公路,很快進入了隱秘安靜的林區。停車,選定路線,噴灑了防蟲劑,拿出登山杖,背上登山背包,一家三口朝向一段樹林高聳濃密、地面蕨蕈類遍佈的蜿蜒山路走去。

            午間,我們在山腰崖邊發現一處視野絕佳的戶外烤肉區,烤具與餐桌外,一旁的木屋裡還設有壁爐與長木餐桌,風雨無慮。

            拿出冷藏箱裡的食物,燃起炭火,剝開鱷梨現搗成醬,手機裡的音樂響起…,一頓簡單的野炊午餐很快上桌了。陰雨不定的天氣退走了遊客,我們得以獨享雲海與群嶺,即使這是另一座黑熊與麋鹿出沒的森林,據護林員說,最近一次看見一隻小黑熊已是兩個禮拜前的事,眼前毋需擔心。

            飯後,父子聯手烤了美國小孩露營的招牌甜點:餅乾夾烤棉花糖與熱融巧克力,金黃香脆黏甜、燙心黏牙的滿足,我們三人之外,或許唯有近在咫尺的藍天白雲可知。

***

            食髓知味,科立茲公園之後,山開始以一種時遠時近的聲響呼喚。以住處為中心向附近延伸,一個夏天下來,九趟行程裡,我們登走了六座不同的州立公園與山嶺。

            285英畝的「吉弗德.伍茲州立公園」(Gifford Woods State Park) 維護完善,可露營、野餐和垂釣。森林中途,赫見一座紅色歇腳的木屋座落於藍天綠草之間,屋裡的鄉村風起居廳溫馨安靜,屋外的青蘋果正熟,面湖草地上的木椅與吊床引誘著旅人暫停歇息。終點,從山頭流瀉而下的瀑布野性奔騰。氣候悶熱,山路生疏,入山後人很快便汗透半身。來回近三個小時裡,幸有身旁兩個男生前導、查地圖、娛人、停步等我。

            相較於州公園內規劃完善、輕度挑戰的山徑,離公寓四十多分車程的「白石山」是夏天裡爬過最陡最難的一段山徑:1545英尺陡直的爬升高度,天然折窄的步道上石土、根枝雜纏,少年矯健地前頭飛行,背著飛行器重裝的先生和小步的我,後頭喘行。終於來到山頂開闊處,赫見一座座大小層疊的白石堆,原來是走山客對思念或愛慕之人表達情意與祝福的某種儀式。

            進進出出,上山下山,越深入美東繁複卻又條理清晰的山路系統,對美國人開山闢路的魄力越感讚佩:美國森林服務(Forest Service)部在各國家公園共開築了378,000英里的路徑,是全美洲際公路總長的八倍,也是世上最龐大的道路系統。置身其中,尤能體會,在極難極險的天然環境中闢路之外,這個部門對山林的周詳維護:各路口與叉路清楚的標示,川流上以樹幹搭成的渡溪橋樑、踏足的石塊,陡峭滑溜路面上便人借力穩步的木階,森林原始與整潔風貌的維持,每一條順暢山路背後是許許多多山務人員與愛山者長年的用心維護。

      而綠山行裡的另一驚喜,莫過於與神往已久的「阿帕拉契山徑」(Appalachian Trail)擦身而過。

      這段全美最長的徒步道長約2,200英里,縱跨美東14州,南從喬治亞州往北一路蜿蜒至緬因,與西岸的「太平洋屋脊步道」(Pacific Crest Trail)呼應媲美。途經與阿帕拉契山徑的交接處,不時可見前行者為後繼者留下的補給品:幾條新鮮的小黃瓜、一盒明示給長途走山者的營養條,如此孤絕漫長的旅程,卻處處可見同好間互助的心意。

      偶爾,與這些走山者擦肩而過。他們大多是年輕的男女,獨自或雙行,身上背著擠滿野外露宿與求生的重裝備,男的大多長鬍鬚,一致的髒靴子和汗味。他們離家多久了?一週?一個月?三個月?前方還有多少路要走?以天為幕,以地為席,星星為伍,過濾溪流為飲水,罐頭與營養條為食,天亮走到天黑,日復一日地面對體能、毅力與野生環境的挑戰,那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當初,為何步上這條需耗時數月才能走完全程、很多時候甚至沒有路、教百分之八十走山客敗棄折回的艱難旅程?因為要逃離塵世?挑戰自己?實現夢想?或者,單純地,山無法擋的魅力?好奇地搜尋了幾位全程徒步者(Thru Hiker)的動機:「為了終極挑戰自己的體能與毅力,」「為了去經歷這片神奇而天然的山脈,」「為了迷路;人生要先迷路很多次,才能找到自己,AT幫你達成這個目的」,「和兒子一起走AT的那三個月是我們最親密的一段日子,」「我打從小五開始工作,很多時候還身兼兩份工作,四十年後賣掉公司,但接下來做什麼呢?我太太建議:何不去走一趟AT,找回兒時的夢想,我說,呦歐!」

            不僅是身經百戰的資深走山者,新手如我們也能清楚感受了山林的魅力:

            走山讓人更專注。攀爬、迷路、跌倒、抵達,欣賞沿途風景的同時,大多時候你什麼都不想,唯有確定方向、專注於每一個腳步,因為想什麼都沒用,瑣事只能之後再處理,愛恨情仇也可以等,登山走嶺無疑是活在當下的最佳練習。

            山讓人變得單純。身為地圖上、叢林山嶺裡的一個小小點,周遭一切自然平等:潺潺回聲的溪流,時隱忽現的清風白雲與陽光,乍然的陰天驟雨,斷骸、巨幹或地癬上遍生的各類野菇,樹幹下形狀不一的蕨類和鑽進鑽出的小變色蜥蜴,躲藏或匆匆而過的鼠蟻鳥群⋯⋯,山林裡繁複的生態絲毫不下於以人為中心的人間,不同的是,這裡沒有爾虞我詐,善惡分野,一切都只為下一刻而存在,日復一日,生命的動機與狀態豐富而純粹。       

            山教人信任自己。無法操控的自然與天候,貌似和善的綠野其實潛伏著危險的未知,像個孩子走入擁擠的大人群裡,看不到前頭,摸不到邊際。地圖、天候訊息、前人的經驗等資訊充分準備之外,全憑直覺的指引。當陰冷從四方席捲,茂密的樹梢在上空接連合閉,人頓時如走在一片林幕覆蓋的陰霾迷宮裡;但你絕不能慌急,緊隨著前人的步跡,堅信樹稍終將分離,藍天乍現,陽光透進,路開了,眼前,或是一片廣闊綠地、湛藍湖水或無垠山脈,彷彿從開天闢地以來,一直在那兒等著旅人,等著你。

            懷著敬意,收集著山的危險、溫柔與強大,居心叵測的我並開始對青少年埋起挑戰更多山脈的種子:「接下來,我們去走那一座山呢?」(刊於五月十一日《世界副刊》https://www.worldjournal.com/6264647/article-與山有約/?ref=藝文_世界副刊

鹿撞記

九月裡一個陰雨的夜晚,我與一隻鹿匆匆照面,熟料,三天後,相同的時間與地點,鹿與我再度不期而遇。

剛開學,入夜後如常去接兒子。車下高速公路後,轉入連接兩鎮之間的筆直主街(Main Street),朝學校駛去。陰霾細雨,時限四十五英里的單線道上,下班的車流如常,不急不緩。很快地,學校那座高聳入天的塔樓便遠遠地亮著光。溫暖的車內正播著有聲書Educated,說書人緩緩敘述作者成長於反現代化的摩門教家庭、直到十六歲才正式入學的特殊經歷。

      突然,天降般地,一隻鹿乍現馬路正中間的雙黃線上,看樣子打算穿越馬路,進入對面住家後的樹林,但顯然被車流困住了,進退不得。車更近時,看得出來那瞪著圓滾雙眼的鹿是一隻已長菱角、俊逸強壯的成鹿。不到十秒之間,牠已掉頭,小馬般地奔回來時處,消失在漆黑裡。

      「過馬路做什麼呢?這樣視線模糊的雨夜,又是車行忙碌的大馬路,不是很危險嗎?」心裡狐疑了兩句,但思緒很快被緊湊的故事給掩蓋了。

住在新英格蘭郊區,遇見野生動物並不算稀奇。

      四季裡群鳥鳩鳴,院子裡從不缺北美小山雀、冠籃鴉、紅衣主教、金翅雀、啄木鳥…;不時還有灰鷹、貓頭鷹與土播鼠等較罕見的訪客。偶爾,從書頁上一抬頭,窗外雪地上,赫然站著一隻灰毛白頷、眼神冷毅的北美郊狼,與人目光接觸後即消失樹林裡,那神出鬼沒,幾近魔幻。

      日常的松鼠、花栗鼠與野兔之外,最常見且聲勢浩大的動物鄰居當屬火雞。

      春光正好、日暖花開的五月天,只見一群野火雞浩蕩而來,胡啄亂鑽,挖土掘根,把院裡初冒的鬱金香花苞挖得一片狼籍。有時,盛開的杜鵑花叢後,一隻威武的雄火雞鼓張傘翅,緊追著幾隻愛理不理牠的雌火雞,一整個早上,求歡者咯咯騷擾,被追求者或近或遠、或拒絕或勾引。

      火雞最猖狂是當人出門路跑時,突然之間,噪聲四起,十幾、二十隻火雞從背後撲來,抓狂似地,你跑,牠們就追,你一停,牠們就逼近啄擊。不解,究竟何時何故得罪了這群禿鷹般頂著青綠禿頭、喉頭上紅色肉垂抖動的不善之徒?鄰居說是因你頭頂上那頂跑帽,紅得刺眼。好吧,乖乖地脫帽臣服,然而這批目中無人的禽類卻仍緊追不捨。又有人說,牠們懷疑奔跑中的你要去侵犯牠們在附近剛孵了蛋的巢…。罪名一概烏虛有,唯被一群過節時家家端上桌的「大鳥」欺負至此,除了遠避,也只能挫敗地暗自恐嚇:若繼續如此狂妄惡行,決將舉報動物管制中心。

            相較之下,鹿外表溫馴俊美,加上小鹿斑比、聖誕老人的鈴鹿(尤其可愛的紅鼻魯道夫)等友善故事影響下,輕易地博取了人的好感。

      冬季一到盡頭,鹿便悄然出沒窗外,獨行或相伴,優雅而警覺地漫步雪地。大多時候牠們迅速來去,唯有一回,一隻碩大的成鹿和樹幹後方的伴侶神態悠然,不急著去哪兒般地端坐在深雪裡、顧盼四周雪景,並不時互相輕觸貼臉,好一會兒後才相偕步入樹林深處。

            有時,散步時會遇見幾隻俊俏的鹿,遠遠地注視著人,羞怯無懼色,你一潛近,牠們即拔腿飛行,當你止步時,牠們也停,遠遠地等待動靜。追逐之間,人不覺一步步地被引入林深之處,回神時,鹿群已無蹤影。              

      如此或遠或近,與鹿始終維持著相安無事、甚至友好的關係,直到那場意外後,對鹿不覺改觀了。

      雨夜與鹿擦身而過的記憶猶新,三天後,同樣地接了兒子,回到主街歸途上,夜更深,街燈遙距的馬路也顯得更黯淡。母子正閒聊著學校的一天,黑裡,轟然磅地一聲,某個龐然大物從車右方直撞而上,頓時車晃人驚魂,攫緊方向盤,當意識到攻擊者是一隻鹿時,「歐,不,歐,不,」懊悔無措瞬間一股腦湧上。

       「媽媽沒關係,沒關係,」一旁的青少年在驚嚇中不忘送上擁抱與安撫。

      驚愕中,車繼續滑行,心裡七上八下閃過各種問號:幹嘛無緣物故跑來撞我?不知牠傷得如何?該回頭去看看嗎?會不會皮開肉綻、傷勢慘重?若牠死了,我拿那龐大的屍體怎麼辦?

      終於把車開到一間農產超市停車場,下車一看,右側保險桿嚴重凹陷、車門卡裂、輪圈變形,再次驚覺到那隻飛奔中的巨鹿身具多麼強大的撞擊力;隨即慶幸,還好牠是從旁邊撞上,若打正前方而來,衝撞上擋風玻璃,車裡的人更不堪設想了⋯⋯。

      餘悸裡,打電話給先生:「剛剛被一隻鹿撞上,不,不是我撞牠,是牠撞上我。」

      打電話跟地方警察局報案,不久,年輕的警察不急不緩地出現。「現在是求偶季節,很多鹿出沒,行舉瘋狂無度…」語氣毫無意外。

      求偶?馬路對面到底住了何等絕色野鹿,讓這隻鹿失心地橫衝直撞追求?或,難不成我的車在一隻精力旺盛的鹿眼裡,竟如一名窈窕淑女?再看一眼那受傷不輕的白色房車,雖曲線有致,但怎麼也看不出有讓一隻俊鹿賠上性命的魅力。結論:全是賀爾蒙惹的禍。

      探問警員,鹿的可能命運?「沒有,我一路駛來,並沒有見到牠的屍體,可能受傷後跑回樹林,最好就死在那兒,回歸大自然是最好的結局…。」

      早早打烊的農產超市外,無人的停車場上,空氣裡已有秋的涼意,等著警員填寫交通意外報告時,我想著,人生的「意外」是不是就是這樣?晚一步,早一步,許多情況甚至命運就完全改觀了。又想,就算鹿與我雙雙躲過這一回,誰知哪一天,同處或某處,我們會不會再相遇?而下一次,我們或許和平邂逅,或許再度慘烈相撞?而就算不是我,鹿是否還是會撞上別人?(果然,一個多星期後經過這一條路時,路旁閃燈的警車和車主正處理著一樁事故:另一隻莽撞不幸的鹿躺在路邊,奄奄一息。)

      第二天,蝸牛般地把車拖開到鄰近的修車廠。技工一看,嘴呈O型:撞上鹿?看這損壞程度,是一隻巨鹿歐。

      「不,不,不是我撞鹿,是鹿撞我。」急切地表態無辜。不知為什麼,被一隻求偶心切的鹿撞上的事實對我如此重要。

      帳單列印出來,換我嘴呈O型,昂貴的修車費,幸好有保險。

      約兩個星期後,開著紅色福特小租車行過主街時,路旁豎立了一面黃色菱形標誌,一隻俊美的黑鹿奔跑其中:此區有鹿出沒。

      近年來,有鹿為患已成事實。住家周圍覓食容易的生存環境吸引了野生鹿群的大量遷移與繁殖,原本習慣沒有人類安擾,消化系統甚至先天緩慢以保存能量,便於長途旅行的野鹿群,逐漸改變其體能與生活型態。另一方面,野鹿可能傳染萊姆病(Lyme Disease)、破壞農作園藝植物、導致交通意外等問題,卻也促使了居民不得不設陷或噴灑驅蟲劑驅逐。野鹿的生態日漸改變,與人類的關係更密切,也更複雜甚至危險了。

      幾天後,收到訂購的鹿哨(deer whistle)。

      「好主意,妳兒子坐在一旁可以沿路吹哨子警告,」散步時,跟鄰居南西提到整個事件。

      「歐,不,不,哨子是安裝在車盤下,車行風震動時會發出尖銳的哨聲,以嚇阻附近的鹿。」

      察覺自己的誤解後,南西笑了,我也笑了,腦裡不覺浮現這樣的畫面:車行林野間,少年一路吹哨,四周群鹿紛紛豎起耳朵,警覺而飛快地走避。日暖風順,一路行去,鹿、人與車皆平安無事。(刊於03/30/2019《世界副刊》

溫柔的堅持

(每隔一段時間,我會給海奕寫一封英文長信,通常在他生日時,分享前則先徵求他的同意。這樣的回顧讓我清楚看到他每個階段的成長、面臨的不同挑戰,和我們的應對與調整。)

親愛的海奕:

時間過得好快,轉眼已是二月,你進「菲利普斯學院」已五個半月,你也十五歲了。

回頭看,這近半年很有意思,不是嗎?毫無疑問地,這是你人生至此最具挑戰的一段時光,某種程度上,對爸爸和我也是。

我們一直確信PA是你度過高中四年最理想的地方,也期待看到這個學校如何精彩地蛻變你。我們當然聽聞過這個學校的優秀與高標準,但卻沒有預期它比我們想像地遠具挑戰性(不僅是對你,現在我們都知道了,對其他所有學生和父母也一樣)。開學後你很快且清楚地讓我們知道,你有多麼喜愛這個學校:熱情專長的師長、品學嗜好心性相似的同學、廣大美麗的校園、豐齊的資源設備…。這同時,你也開始面對一個全新的環境與社交圈、重量的課業與成績標準、緊密的課程與活動,被菁英環繞下的自我調適,除此,你還經歷了一小段感情變故、自我定位的摸索,以及越來越高的自我要求。過去這幾個月裡,你曾身心疲累、哭泣、對自己失望與懷疑;然而,一次又一次,你站了起來,調整腳步後你站得更高更堅強(當然,你的體格也一樣,變得更高,更強壯。)

你有許許多讓爸爸和我引以為傲之處—不管是兩年前你下定決心以PA為唯一升學目標,經過種種的努力,成為全國和全球極少數被錄取的中學生之一,或是寫了一篇篇見解靈思的文章,跟師長同學往來展現的自尊與自信,場場傾盡全力的跑步比賽,從來不忘上前跟隊友握手祝賀的真誠,與隊友搞笑的傻氣,不管多忙多累,每天保持運動與注意飲食的嚴格自律,跟我一起討論各種情緒、政治、世事與人生哲理…;近來,我尤其喜歡你調整了唸書習慣,提早準備課業與考試,效率地管理時間以減輕匆忙與焦慮。嚴謹地執行之下,我們不僅看到這些策略與努力的優異成果,在繁重的課業之下,你還得以勝任你喜愛的跑步校隊與樂團,也有時間與爸媽一起幾乎每個週末去滑雪,一起外出慢慢地晚餐。

然而,我的最愛依然是,每一天,每一天,你一定對我說:「媽媽,我愛你。」每一天,每一天,起床後,下車前,上車後,睡覺前,從不忘給我一個大擁抱。每天中午,我會收到你的簡訊或電話問候,要我小心雪況,開車不要邊開邊用手機。偶爾,你會突然多打一通電話來:「媽媽,我只是要跟你說,我愛你。」然後,「我得去忙了,掰」跟朋友嬉笑走開,留給我一顆滿滿的心。

親愛的海奕,作為兩名認識你最久的親人與朋友之一,我對你的才智、善良、毅力與不斷的自我要求與進步,充滿佩服。

回想這段日子,當你幾次情緒跌到谷底,我寢食難安,強烈懷疑自己的智能,是否能夠提供這個階段的你最適當的引導?是否給了不當的意見,太多說教?是否傾聽不夠用心?給你太少或太多自由?然而,不管如何,我從來從來不懷疑,對你的愛和珍惜,甚至更堅決地要以更大的耐心,學習以更適合的方式支持鼓勵你、與你互動,這是我「溫柔的堅持」,相信爸爸也一樣。

只有你一個孩子,你所經歷的每個階段對我和爸爸都是全新。其實,就算有更多小孩,每個人的天性個性與成長經歷都不一樣,沒有一套到底的,教養總之是一條漫漫而無法偷懶的學習與應變之路。除了一貫檢視對你的期待,確實尊重看待你是一個獨立個體,我繼續大量閱讀請益有關青少年、情緒、親子關係、愛的適當表達、人生存在的意義與價值等等知識,希望引導你開始對生命更深更廣的探索,並與你有更豐富的對話。這個不斷的求知過程所帶來的收穫不但有助於我自己和你的成長(希望),對爸爸和我的關係也有很大助益,因為你,我和爸爸甚至比以前更親密與堅定,謝謝你。

隨著你持續的成長、堅持與努力,我對你跟往常一樣充滿祝福,並希望你:不管人生遭遇什麼風雨,一定要愛惜與善待自己。不管是順利地往前跨一大步或艱難的一小步甚至停頓或後退,學著對自己有耐心,保持幽默,時常拍拍自己的肩膀,自我肯定與鼓勵。如我們討論過的,人生不幸地充滿各種苦,有些甚至是我們無法解釋的不公不義,而人生也是一條長遠的學習之路,失敗絕對不是結論,而是讓你更進步或調整的機會。抱持一顆開放溫厚的心,相信自己,你終究會找到生命的價值與滿足。更進一步地,以你優異的能力,你將會開始影響和幫助更多人,如你已經開始做的;而不管你飛到哪兒飛多遠,爸爸和我永遠是你最大的後盾,我們非常非常愛你。

十五歲生日快樂!

媽媽

不止是閱讀

據說,比爾.蓋茲自我要求一年至少讀五十本書,為數可觀,且看他的書單就知內容大多屬於重量級的新思維與研創。中文書之外,我近來每年自我挑戰二十本英文書,新舊不拘,文學與非文學雜食。捧讀一本喜愛的書永遠是生活至樂,讀完一本意猶未盡,追問下一本好書在哪裡,是一種心癢的幸福。隨筆記下去年所讀的數本好書。

512 Du3FvzL. SX317 BO1,204,203,200

《So Long, See You Tomorrow》是《紐約客》已逝資深編輯威廉.麥克斯維爾(William Maxwell)的自傳式小說,從二○年代發生在伊利諾州小鎮的一樁凶殺案開始,描寫一個悲劇事件如何形塑一個少年的成長和看人生的角度。

麥克斯維爾擔任《紐約客》雜誌文學編輯的40年內,從J. D沙林傑(J. D. Salinger)到約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他校對修改過無數美國當代文壇巨擘的文章。

厄普代克曾說:「我的故事裡很多精巧的潤飾,都是出自麥克斯維爾之手。」又說:「一位好編輯會鼓勵作家寫出他最好的作品,比爾(指麥克斯維爾)就是。」本身也從事創作的麥克斯維爾絲毫不在意一生未如往來的作家般出名,他說:「我幹麼讓暢銷榜毀了一生的快樂?」

薄薄135頁的作品,麥克斯維爾的每個句子都純淨無比,毫無贅語,感情看似不著痕跡,卻又深又穩,充滿人性。冷雨的夜晚,家人入眠後,我深深為那簡潔的文風著迷,不斷讀到心中寫作的極致典範, 一如《華盛頓郵報》書評:「一本小而完美的小說。」

41agmOsI74L. SX326 BO1,204,203,200

短篇小說素來對我有無敵的魅力,總覺得那有限的篇幅裡,沒有說出來的比說出來的更耐人尋味,是作家掌握文字與說故事的神力表現。葛麗絲.佩利(Grace Paley)筆下的女性堅毅幽默,孟若(Alice Ann Munro)的女性日常內蘊,瑞蒙.卡佛(Raymond Carver)的藍領冷靜,以色列作家艾加.凱磊(Etgar Keret)的實虛趣味,極簡之神莉迪亞.戴維斯(Lydia Davis)可以一句話講一個迴盪的故事……。

在等待兒子練足球、練團、上進階數學的許多時光裡,讀一兩篇短篇便足以把人攫進一片片異想世界裡。新秀莎拉.馬伊卡(Sara Majka)的《Cities I’ve Never Lived In》寫一個瀕臨離婚的女人,遊走於慈善廚房、酒吧、二手商品店、孤絕的緬因小租屋之間,一路邂逅的人似乎都帶著某種迷失,與世界格格不入,字裡行間寂寞無所不在。

GetImage

讀散文的必要有如飲食。中英版相伴地讀完《只是孩子》和《M Train》,佩蒂.史密斯(Patti Smith)寫成名前的奮鬥與愛情、極個人品味的閱讀與旅遊心得,文風帶詩意不媚俗,含深厚閱讀、思索與情感底蘊,猜想與本人的氣質相差不遠。

記得在一次電台訪談中,被問到對藝界新人成名後迷失的醜行,長青樹的她有何觀感。史密斯拒絕評論,她說:「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背景與故事,而你,就是做好自己喜歡的事。」不在意潮流風向或後浪推擠的史密斯,數十年來似乎就是不斷地寫詩寫作做音樂做自己,看似再單純也不過,但毫無懷疑地一定非常非常努力。

看她在諾貝爾頒奬典禮上代替得主巴布狄倫(Bob Dylan)演唱〈A Hard Rain’s A-Gonna Fall〉時一度忘詞,眾目之下,她道歉、重來:「我很緊張,但(這場合)誰不會緊張呢?」坦直無隱,最後她以嗓音和那首寫於當年「古巴飛彈危機」的歌詞,教現場觀眾拭淚頻頻。


9780307336798 P0 V4 S550x406

煮飯的機會多了,食譜也不免收集得越多。

愛麗絲.華特斯(Alice Waters)的《The Art of Simple Food》不像一般的食譜書只提供一道道漂亮的食譜,而是從挑鹽選油、準備廚房基本工具設備,到做出簡單且美味的餐點,提供實用與科學的食材、烹飪技巧與飲食知識。

9781881273394 P0 V1 S550x406

生養一個小孩,他成長的每個階段對我們母子倆都是全新的經驗,每隔一段時間都需要重新調整一下做父母的方式與腳步。當想不出好點子時,我就往書裡求教。

蓋瑞.查普曼(Gary Chapman)的《The Five Love Languages of Teenagers》強調,表達愛的方式與接受度,因人而異。有些小孩喜歡身體碰觸拍肩擁抱,有些偏好口頭讚美,有些喜好實質的小禮物獎賞,個個不同,需攻心為上。

有各種理論當參考,多年來我從經驗與閱讀歸納出一個簡單的原則:平衡愛與教養。愛是建立安全感與自信的磐基,教養則涵育孩子的品行與眼界。並檢視自己對孩子的要求與期待,是真的為了他,還是為了彌補或滿足自己。

9781942646617 P0 V1 S550x406

不曾料到,有關跑步的書會大占我書架的位置。從爆笑漫畫、跑者的癡迷與痛楚、優秀跑者的經驗談、到如何跑得更快且避免傷害的理論與技巧,近年來,我每年總要讀上一兩本。

戴娜.艾爾斯(Dana Ayers)的《Confessions of an Unlikely Runner》,一位不太像跑者的跑者,風趣地描述如何從一個書蟲,一路參加長跑、泥跑賽、障礙賽,像阿甘般傻傻不棄地跑下去,讓曾經是一名偽文青、同樣不夠快也不夠瘦的我,讀來頗有共鳴。

9781594206702 P0 V1 S550x406

就讀研究所時,主修寫作的美國同學引進門,從此,女作家詩人瑪莉.奧利佛(Mary Oliver)與梅.薩頓(May Sarton)的創作與隨筆成為床頭必備。薩頓的海邊與獨居兩本隨筆,讓人對獨老產生一種溫厚的勇氣。

奧利佛的新散文集《Upstream》有她一貫對自然深刻地思考與愛,還有研讀愛默生、惠特曼等人的心得筆記。

「You must not ever stop being whimsical. And you must not, ever, give anyone else the responsibility for your life.(永遠不要停止異想天開。你必須為自己的生命負責,永遠永遠不要把它交在別人手裡。)」

41N5rPlLvaL

剛闔頁的新世紀鋼琴家羅賓.史匹柏(Robin Spielberg)自傳《Naked on the Bench: My Adventures in Pianoland》,生動詳實地記憶她生長於在一個充滿音樂的家庭童年,追尋戲劇後依然走上鋼琴演奏的道路。

書中各種在旅館酒吧彈琴的奇遇,和自創品牌自己賣音樂的努力過程,字裡行間讀到樂觀的態度與堅持。

透過閱讀,不知不覺地更知道下一餐要怎麼煮、下一首曲子要彈什麼、如何跟青少年對話、撞見更醜更美的人性、驚嘆更多才華、體會更寬懷睿智的心……;閱讀,從來不止是閱讀。
—刊於《世界副刊02/09/2019》

菲比家的實境秀

「媽媽來餵食囉,」清晨睡夢中,突然聽到身旁的先生小聲地說。

            睜開惺忪雙眼,轉頭看到他胸上的iPad螢幕上,一隻灰褐色母鳥正餵著張開鳥喙、嗷嗷待哺的雛鳥。

            幾秒鐘後頓時明白:不知何時,先生在鳥巢上方架設了一台攝影機,當下正實況轉播著鳥母子的動態。

            前天上午在後院修剪樹枝時,先生意外發現陽台下有一個以綠苔蘚、羽毛、雜草與泥粒混合築成的鳥巢,完整而漂亮。一探,巢裡躺著一隻出生不久、赤裸稚弱的幼鳥。他驚喜地以手機拍下,進屋來分享。兩人站在窗口觀察鳥巢動態,母鳥果然很快出現了,飛進飛出地餵養與覓食。

            灰頭黑眼雪白胸,白條紋羽翼,這是什麼鳥?先生和我遍尋對照網站照片,五十雀?灰猫鹊?都極像,但又不完全吻合。眼前的畫面裡,看得出嗷嗷待哺的小鳥一夕之間長大許多,雖仍赤紅透嫩,但已露雛毛,媽媽不斷地啣著尺獲和種籽,來到巢緣餵食。

            繼續研查後,我們終於找到了:牠們是東菲比霸鶲(Eastern Phoebe),平頭豐胸,會發出「嗶嗶」或「菲比」聲的歌鳥,家庭結構健全,那麼鳥爸爸呢?遍尋之下,發現鳥爸正棲在不遠的繡球花枝上守望著。原來,這種鳥是夫妻一起撫養幼兒,不餵食時,公鳥就在附近徘徊,觀望守護。

            伴侶的看顧下,母鳥飛進飛出餵食覓食,毫無間斷,毅力與體力令人吒舌。媽媽外出覓食時,幼鳥也知道保持靜止不動,不至引來侵襲者。出生後牠通常會在巢裡待十四至十六天,直到學會獨自飛行,父母才算完成撫養的任務。

            「媽媽鳥又回來了」、「小鳥嘴張好大,牠又餓了」….,先生和我緊盯著螢幕,並不時輕手輕腳地走到窗前探望鳥巢的動態。

            「我現在知道,你們若再生一個小弟弟或妹妹,我的地位將會是如何了…。」眼看父母如此關注這個鳥家庭,兒子打趣我們。抱抱他,東菲比一家那份旺盛而專一的生命力很自然地也感染了我們一家三口。

***

            夜裡氣溫下降,鳥家庭早早就寢。傍晚七、八點,天色一暗,母鳥就不太離巢。黑暗的畫面裡,一夜無語,除了偶有風吹草動,或當遠處街道上車子經過時,母鳥會警醒地四處觀望,發現無事後,或稍微調整一下身軀,或輕琢安撫小鳥後,母子繼續棲息在那越來越顯得擁擠的巢裡。整夜不斷地醒醒睡睡,可以看出母鳥的睡眠非常淺,雛鳥在她豐滿的腹下,顯得極安穩。

            清晨五點十七分,天色尚未明,小菲比的爸媽已開始忙碌地輪流餵食。七、八點時進出最頻繁,幾乎每兩三分鐘就銜來食物。有時,母鳥會靜躺在幼鳥身上,幫牠保暖。除此,父母還會幫牠啣走白條狀的糞便,以保持巢裡的乾淨。可以清楚地看出小鳥更活潑了,張開嘴巴的時間更長,吃完一口,嘴巴持續張開等著:快速成長中的小孩,脖子也逐漸強壯得可以挺直幾秒鐘,想必是因為不斷地伸長討食訓練。

            冷雨紛飛的清晨,只有十三度C左右,兒子出門時,我不忘提醒他穿上防雨外套。

            細雨裡,父母鳥不停地餵養著,存在的意義似乎再單純也不過了:一心一意,把下一代養大 。「動物只要健康、有足夠的東西吃,他們就滿足,人類照理說應該也是,但並不然,至少大多數人類並非如此。」羅素在《幸福的征途》(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裡一語指出,「不滿足」促使人類許多進步,卻也帶給人類眾多憂苦。

***

            一週後,小菲比羽翼漸豐,開始試著站立,雖然每次只有一兩秒,看得出牠不停地在為離巢做準備。

            鳥爸媽還是很辛勤地,一天數百趟地餵食和清理。這窩才生一隻,若是一整巢,牠們怎麼忙得過來,到哪找幫手啊,越觀察牠們一家不由得越感佩服。
            小菲比急欲長大,數度危顫地站在巢邊,蓄勢欲飛;果然,今早,牠鼓翅離巢,但飛沒兩下,便倏地直落地面。先生從螢幕上見狀,擔心雛鳥安危,立刻衝出去,很快在鋪在鳥巢下以防鳥糞便的的塑膠布上找到脆弱的鳥兒。他奔回屋內,戴上粗布手套,重回出事現場,小心翼翼地捧起幼鳥,攀上工作階梯,把牠安置回巢裡。呼!

            意外之後,以為小菲比會乖乖地在巢裡長大,誰知不然;近午時,牠撒了一泡糞,吐掉父母餵的綠葉,再度來到巢邊,拍拍翅膀,真的飛了。

            重讀小鳥的成長過程才發現,小菲比離巢是學飛(fledgling)的自然過程之一,只要牠能走、跳,羽翼漸豐,就會不斷地嘗試飛行,剛開始通常飛不遠,所以父母會在近旁守候,適時予以協助。這時,若碰到像我們這樣自以為好心的人類,就算被「救」回,牠也不願再留在巢裡了。

            鳥父母啣食歸來時,一見鳥巢已空,焦急地四處探尋,啾鳴不已,聽起來讓人也跟著焦慮起來。牠們不斷地飛進飛出空巢,在附近樹叢間盤旋啼喚,終於在不遠的花叢下,找到還無法飛遠的小鳥。短飛降落、短飛降落,鳥父母伴著孩子,一家三口慢慢地朝樹林裡移動消失。

            目送他們:一路平安,高飛無險啊,小菲比。

***

            兩週後。

            小菲比飛走後,陽台下的鳥巢並沒有空蕩太久,很快地,同一對鳥父母又回來了。盤旋、仔細檢查後,牠們天天勤快地修補改築鳥巢,把原巢拓寛拓深,這兩天,母鳥並開始在巢裡過夜。

            「牠會不會又要下蛋了?」了解過這一鳥類生態的我們,知道母鳥一季可能下兩回蛋,又開始密切注意著錄影機裡的動靜。

            果然,一早五點多,身材略顯豐滿的母鳥頻繁出入,牠端坐巢裡、抬尾,低頭察覺腹下。中午時,看不出是一股作氣或分次,牠總共産下四顆蛋!白巧渾圓,看起來很健康,教人忍不住歡呼,為這對父母開心。

            最長知識的是,鳥爸不但全程參與,幫忙築巢、陪伴在旁,牠還會餵食、親吻完成下蛋重任的鳥媽媽,伉儷情深。

***

            從台灣回來的第一個清晨,朝露深重,是這裡少見如雨林般的悶熱天氣。時差的恍惚裡,步調從匆促調回平靜。

            巡園一趟,萬物茂長。 

            七月的主角是白菊與各色萱草。雨露濕透雙腳,安靜的街道,只有遠處的工人割草聲。抬起頭,對面右角的鄰居不知什麼時候掛出了售屋牌。看似如常的生活底下,變化從來無止。

            陽台上,小番茄「甜美一百」長得比人高,豐收可期。陽台下,清晨五點多,第一隻小菲比第二代勇敢地站在巢邊,顧盼試探後,張翅飛走了,其他三隻應該很快也會高飛而去。倒回影片,過去一個多月,四隻小鳥從蛋、雛鳥到羽翼豐滿,平安地成長。雖是第二回觀察這個鳥家庭,生命的神奇演變依然令人讚嘆。一如上一次,東菲鳥父母日夜辛勤餵食,心無旁若,彷彿養育是牠們最神聖的天職;而當責任一了,牠們放手,讓孩子,也讓自己自由高飛。

            幼鳥離巢後,再也不見東菲比霸鶲全家蹤影。一度,陽台下的鳥生態是我們日夜的話題,現在「我每天留意著,卻再也沒見過牠們,連鳥叫聲都沒有…,」看著其他眾鳥在院裡飛翔、停留,偶爾仍會去探視空鳥巢的先生說,聲音裡透著安心和微微的悵然。

            一個夏天,目睹兩窩鳥蛋從孵化到成長,一趟心滿身疲的返鄉之旅,回顧自己:成長,離鄉,成家,生養孩子,期間反覆地離家與回家,不斷地對未知說你好,與熟悉的道別,而總有一天,這一切終將停止,我將永遠離去。或許,這過程中我主要在學也是,如東菲比霸鶲般專心致志於所愛後適時放手,把每一次的「你好與再見」說得適當適切,適情適意。(2018年12月18日《世界副刊》

https://www.worldjournal.com/6023115/article-菲比家的實境秀/ 

All Materials and Photos Copyright © 2015 unless otherwise no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