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 Book Reviews

2012年讀的書

一如往年,過去一年,讀了不少好書,小說、非小說,中、英文都有。英文書大多從Amazon網上直接下載到iPhone或iPad的Kindle閱覽器上讀完。作為一個以家庭和小孩活動為主的家庭主婦,時間瑣碎,電子書的彈性十足,或利用等兒子游泳課、踢足球時讀兩章,或是購物排隊等付錢時讀幾頁,夜讀也不必開燈怕吵到另一半(雖然他是少見的好眠、不易被吵醒的人),走到哪讀到哪兒,既方便也很容易讓人上癮;逐漸地,只剩中文書還維持著讀紙本書的習慣,保留了最後一點傳統閱讀之趣。

2012年讀的英文書:

每一本新小說,不論是題材、角色或時空,完全迴異。那份跨越平日熟悉的閱讀領域,發掘了一個精彩故事的樂趣,若簡單用一句話形容,就是:「啊,滿足!」。

讀完、寫了書評的英文新書包括:

其他還有:

Bossypants」,名女喜劇演員Tina Fay的自傳,利舌幽默地說她的成長,到後來成為「週末夜現場」主持人之一的走紅經歷。比起她所成長的美國喇叭褲、電視影集「霹靂嬌娃」流行的七、八零年代,女性主義思潮流行,自己那個看二林一秦、瓊瑤電影的同時期,顯得稚嫩得可以。

「Heft」:講一個重500磅,胖到不(能)出門的教授和一個突然出現生命中的青少年的特殊聯繫 。

The Round House 」:今年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一個印第安婦女在部落做禮拜、神聖的Round House遭慘烈暴侵,她的青少年兒子和朋友展開搜補凶手之途。透過一個十三歲男孩的眼光,大人的世界、感情、正義…是如此不必要的繁複。

「A Concise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for Lovers」《戀人版中英詞典》:一個中國女孩到英國上語言學校,蛻變找到新自我。大陸作家郭小櫓刻意隨著故事發展,讓第一人稱自述的女主角從以極破的英文說寫,到最後英文流利無礙,呈現她在新世界衝突下的轉變痕跡,讀來有份難言的不舒坦,或許因為提醒了自己當年也是一個外來客的過往。值得一提的,近年來,類似這樣以現代移民為題材的英文小說逐漸增多,拓寬了華裔作家以綁小腳、三妻四妾為題材,以東方風吸引英文讀者的窠臼。

「How Children Succeed: Grit, Curiosity, and the Hidden Power of Character」:研究不是IQ或學校成績,而是耐力、自信等需要家長老師發掘、鼓勵和保護的人格特質,才是決定一個小孩成功的要素

另,今年開始認真跑步,相關的跑步技巧、拉筋暖身、跑者的飲食的書,也拉拉雜雜讀了一些。重讀了有中譯本、會讓人忍不住想馬上出門去跑步的「Born to Run」(「天生就會跑」)和村上春樹的「What I Talk About When I Talk About Running」(「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另讀了集女性跑步須知大全的「Complete Running Book for Women」、「天生就會跑」書中出現過的超馬跑將Scott Jurek所寫的自傳體「Eat and Run」,「Runner’s World」專欄作家John Bingham的「The Courage To Start: A Guide To Running for Your Life」,每本都是長年跑者的經驗結晶,還在摸索最舒適的跑步狀態的我,讀來身心受益。

2012讀的中文書:

網上下載古典舊書之外,因為一貫喜好,順便也微薄地支持中文出版,每年都會從台灣買一些時下暢銷或鍾愛的中文作家新作。比起讀英文書的專注正經,讀輕巧的中文書不論是一氣呵成,或隨手翻讀一兩頁,有如吃最稱心的零嘴,稍解我對中文閱讀的飢渴。

中文書寫讀後感的只有(好像該多寫一點啊):

交會後,不滅的光芒—讀《昨夜雪深幾許》

心的寄託–讀《心是孤獨的獵手》

今年讀的其他中文散文和小說還包括:詹宏志的「人生一瞬」、齊邦媛的「巨河流」、王安憶的「天香」「小說家的十三堂課」、黃麗群的「海邊的房間」、張愛玲的「小團圓」、查建英的「八十年代訪談錄」、西西的「縫熊志 」、朱天心的「獵人們」、 村上春樹的「雜文集」、小野的「有些事,這些年我才懂」、顧城的「回家」、野夫的「江上的母親」、梁文道的「我執」、森山大道的「邁向另一個國度」、陳育虹的詩選「之間」、辛波絲卡詩集、林達陽的「誤點的紙飛機」、老同學洪振發先生的「迷路遇見花」、高中學姊小馨媽媽的「9歲女孩的勇氣學堂」.…等等。

 

2012兒子讀的書:

或依偎在我身邊,或睡前,每一年,兒子也讀不少書。持續閱讀各種常識性和故事性的作品之外,隨著年紀,自有閱讀口味的他,開始把很大多時間放在同一位作者,人物劇情延續的青少年系列小說上。

Warriors,Erin Hunter以貓族為主角的系列是兒子今年的閱讀重點,整套共四個系列,每系列六本,每本近三百頁,他一本接一本地,沉浸在貓鬥士、醫藥貓、領袖貓、貓副官…..的奇妙世界裡。除了不時聽他描述精彩劇情,興致一來,母子兩用抱枕、棉被築牆圍營,上演一場貓族大戰劇情動作片,果真看戲的人比戲裡人還傻氣。

從小養成聽有聲故事習慣的兒子,也繼續反覆聽他喜歡的老故事,像是老鼠記者Geronimo Stilton哈利波特等系列;除此,他今年還聽了不少剛出版的現代長篇,舉凡Andrew Clements的「Frindle」、Louis Sachar 的「Holes」都是他一遍遍反複聽的故事。

而兒子目前最愛的有聲書,當屬這兩套:愛爾蘭作者Eoin Colfer以一個天才犯罪少年為主角的「Artemis Fowl」系列;Rich Riordan描述七個半神半人冒險的「Heros of Olympus」系列。

這幾部有聲書動輒長達十幾個小時,放學或週末時,一邊拼樂高一邊聽故事是兒子最享受的娛樂之一,同時他的艱深字彙和各種知識累積之快,教人望塵莫及。

讀進2013,跑入2013,期待下一個健康、閱讀之年!

迷途的光–讀「The Light Between Oceans」

陸地的尖端,一盞長久發亮的燈,黑暗裡指引著海上的船隻,帶領它們安全靠岸。燈塔在我心中一直有一股孤獨而可靠的溫暖力量,因為喜歡燈塔,喜歡燈塔的故事,我讀起這本小說。

「The Light Between Oceans」故事發生在一九二〇年、澳洲西部海上一個叫Janus Rock的小島。主角湯姆剛從歐洲一次大戰前線返鄉,戰爭的傷痕陰影下,接受了孤寂的燈塔守望員一職。Janus Rock與世隔絕,離最近的本土也要半天航程,每三個月來到的補給船,是湯姆和年輕妻子依莎貝爾與外界唯一的接觸。

故事一開始,伊莎貝爾在海邊發現了一艘泊船,船上有具男屍,和一個兩個月大的女嬰。遭受兩次流產、一次死胎的伊莎貝爾認定那是上帝的禮物和旨意,一意把女嬰收養為己有,在無人煙的孤島裡安度家庭生活;雖然知道那是違法也違背道德的決定,因為愛與不忍心,湯姆隱瞞實情未報,從此埋下無限的自我折磨。幾年後,湯姆和伊莎貝爾偶遇苦尋失蹤的丈夫和幼女的生母,良心譴責之下,湯姆匿名給生母寫信,告知孩子安在,最後秘密終於被揭發了,湯姆勇於承擔一切以保護第四度失去孩子的伊莎貝爾,然而痛失摯愛的妻子,卻難以原諒丈夫的背叛與傷害……。

一對好人,一念之間,犯下了一個錯誤,從此如何面對它?「The Light Between Oceans」的主題,打開了讀者的思索與討論空間:如果你是湯姆你會怎麼做?如果你是伊莎貝爾呢?

這本書是律師出身的澳洲作者M.L. Stedman的處女作,一開始許多關於燈塔的運作技術和澳洲西岸早期的歷史與地理描述,讀起來難免有點乾澀,但是隨著故事發展,漸入佳境,兩位母親失去孩子之痛,讀來令人痛心,而湯姆所展現的道德勇氣,與依莎貝爾的婚姻經過狂風巨浪後,如何修補,繼續走下去,都讓人唏噓感動。

除了故事情節,書中藉由燈塔的隱喻,探討人性的盲點與弱點:人的一生必須作出太多決定了,有時候,你看得到遠方的目標,卻看不到最近的自己,「就像燈塔一樣,照耀到遠方的船隻,卻照不到腳下周遭。」而當你無心或有意地犯下一個錯誤,從此如何與謊言共存,如何用一輩子去解釋彌補,更甚者,如何原諒,都是大哉問。

關於原諒,藉由下面這一句話,作者做了充滿人性的寬容結語:「你只需要原諒一次就解脫了,而怨恨,你卻得整天、每一天與之糾纏。你得不斷地想起所有不好的事…….我得列出長長一列名單,以確定,我把那些人恨得不多不少剛剛好,以確定,我把恨這件事做得很好…..不,我們都有選擇的,我們都有。」(You  only have to forgive once. To resent, you have to do it all day, every day. You have to keep remembering all the bad things. …I would have to make a list, a very, very long list and make sure I heated the people on it the right amount. That I did a very proper job of hating………. No, we always have a choice. All of us.)

是的,我們都是有選擇的。

 

交會後,不滅的光芒—讀《昨夜雪深幾許》

仲夏到初秋,我慢慢閱讀著陳芳明教授的這本「遺忘錄」,內心幾度澎湃激動,如夏日的海洋,秋日的夕陽,充滿季節飽滿的思索。

透過作者的書寫,我不僅窺見了一群台灣近代史上舉足輕重人物的精彩身影,更深深感受到他們對與生命的熱情與理想的堅持,有如讀著一篇篇精彩的人物誌,又像觀看一部部近代台灣文學與政治人的紀錄片;不同的是,負責記錄的陳芳明不是一個單純訪問或旁白的人,而是貫穿所有故事的主角,透過他生動與細膩的追憶,我讀到了他跟這些重要人物的珍貴情誼—師生、文友、戰友或神交…,讀到了這些人士的成就、對台灣文史政治發展的貢獻,更讀到文藝青年陳芳明如何因他們的文學、情感與思想啓蒙,從一個埋首研讀的歷史系研究生,在時代的沖擊下—釣魚台風波、退出聯合國、與日斷交、美麗島等事件,決然投入政治的浪濤,被迫驅逐異鄉,到最後,回到台灣,回到學術研究之路。

「遺忘比記憶還長,還要寬;….遺忘比死亡還可怕,」自序的開場裡,陳芳明不諱質疑遺忘的殘酷,書寫是他與記憶的拔河。以歷史學家的觀察眼光,文學家的細膩心思,他寫情寫理寫景,深刻描繪每一段與這些影響他生命的人的交會,或熱情耀眼,或深沈悲傷。他寫十六歲受鍾肇政小說啟蒙情感與情慾,十八歲余光中點燃詩的火種,二十歲讀葉珊時期的楊牧,之後一路感受詩人隨生命歷練的詩風演變。他寫齊邦媛啓發文學鑒賞與研究的興趣,對他離開文學之路的寬容鼓勵;隱地接受他的第一篇文字;與陳映真的火舌交鋒,是「最尊敬的敵人」。他寫許信良引他認識左翼思想理論,後消失於權利陰影;自由主義鬥士的李敖和平抗爭典範的林義雄,以及一生支柱的母親….。

陳芳明的書寫,是與書中所有象數十年來交往、對話、論戰、觀察的結晶,他對作家與作品的評價與解析,無疑是長年累月的閱讀與再閱讀,「所有閱讀都不會浪費,文學之美,往往是透過細微的累積。」

因為他的研究,我認識不甚熟悉的台灣早期作家如龍瑛宗和鍾理和,日據時代創作的壓抑與苦悶;讀到印象中冰冷難懂的洛夫的詩句下,詩人自我放逐的傷痛;畫家林惺嶽筆下禁錮,其實飽含生命力的熱情。記憶裡少年讀的黃春明與李敖,也因這本書而增加了具體印象。陳芳明筆下的李敖,是國中時讀「傳統下獨白」裡飽讀文史,叛逆痛批的知識份子,而非穿紅夾克的政論名嘴。他文字裡的黃春明,是「兒子的大玩偶」裡最會說故事的,在每個平凡小人物找到生動故事的小說家。尤其陳芳明描寫黃春明面對喪子之痛的寬容之心,以及當年對他的新詩,直言:「不要寫不熟悉的東西,」透徹呈現黃春明人與作品一致的真實,也是陳芳明對年輕時溺愛美麗文藻、文字修辭的坦誠自省。

全書讀來,動人之處俯拾皆是,最動人的,是陳芳明記憶那些長年伏案的作家和被放逐的革命家,那份孤獨與桀驁。他描寫走上樓梯,第一次拜訪葉石濤:

看到他簡陋的書房時,我有一種刀割的痛楚,原來他文字所說的天譴,並不只是精神層面而已。一把陳舊的藤椅緊貼斑駁的書桌,玻璃窗外是喧嚷的市聲。兩排書架座落在他撰稿時的身影背後,架上日文、中文書籍並排混合置放著。從前在書裡看到他坐在桌前寫稿的照片,由於是黑白印刷,我以為那是優雅的空間。 站在他的書房,我才覺悟所有的寫真其實都是假的。上天賜給他書寫文學史的能力,卻又嘲弄地賜給他一個無法回旋的空間…..。」

陳芳明也毫無遮掩地對社會及當權者腐化的意識形態作出批判:

在一場葉石濤學術研究會上,一位本土大佬對葉老的左翼史觀質疑,「他發問時的那種恐左表情,於我是千古難忘。在那時刻,我驚覺反共教育果然是成功的。我們以本土知名尊崇葉老,而這尊偶像僅是偶像而已….。原來所謂本土,竟是一種窄化思考的本土,是一種選擇記憶的本土,一種遮蔽歷史的本土。」

八〇年代,由文史轉入政治之路的掙扎,被迫驅逐異國,有家歸不得的那段日子,無疑是陳芳明頻頻回顧,卻也最深痛寂寞的過往。「望鄉中內心湧起的荒涼疏離,終至寂寞欲狂,非身歷奇境者不能深切感受。」

他記一九八五年,與海外流亡的史明在北美西北海域,親睹鮭魚逆流返潮的場面,讀來令人掩面:

「即使是在最淺河水,床身鋪滿粗造的卵石,鮭魚仍然成群結隊逆流而上。魚腹傷痕纍纍,血絲洗滌著清澄的水流,卻沒有削弱牠們的扶搖直上。那是我見過的無可輕侮的生物,是義無反顧的返鄉者。秋涼襲身的黃昏,我與史明站在河岸觀察。暮色已悄然覆蓋過來,史明挺著背脊,紋風不動,專注凝視著著前仆後繼的鮭魚。我側面望向久久不語的史明,才發現他的臉頰竟印著微微淚痕,映照淺淺的秋陽。」

透過陳芳明的文字,流浪或固守家園的鬥士、放逐或曾風光的革命家、已故或創作不輟的創作者,或堅強或脆弱的人性,躍然紙上,歲月不改的堅持,直觸心底。這些熱情擁抱過人生的人物或許早逝,或許垂老,或相忘於江湖,或戰場不再,卻都曾在台灣近代史上,在讀者內心,留下難以抹滅的痕跡。陳芳明在時光河流裡,抓住了他們的一個沈思,一個表情,一聲嘆息,讀者讀到了一個受難時代裡,令人歎息而敬佩的靈魂。

記憶無情,藉由書寫陳芳明無疑將記憶的力量昇華:「所有的詛咒化為祝福,一切的傷害鑄為勳章,而領受過的喜悅也變成永恆。」

秋意漸濃,異鄉長夜,燈下閱讀《昨夜雪深幾許》,跟著走過一段段歷史縮影,深感命運如浪起伏,勇者如日月不死;有福讀到這些真摯動人的記憶,作為一個單純的讀者,內心的滿足難以言喻。

成長型思維模式—校長的開學致辭

八月底是兒子學校的Open House,一年一度家長集合,聽校方介紹新教職員、新年度的教學計劃等等;因為兒子已經上三年級,我和先生原本想晚一點再到,跳過重複的開學典禮,等到後來再直接去看兒子的教室,見導師。但因為記錯時間,到了學校時,Open House才剛開始,我們決定再次坐在禮堂裡,參加整個儀式。誰知道,卻因此聽到校長一場讓人頗受益的演說。

校長說,暑假裡他讀了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Carol Dweck的著作《思維模式:成功的新心理學》(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覺得對學生會很有幫助,決定跟在場的老師家長分享。

很多人持有「固定型思維模式」(fixed mindset),相信「一個人的素質是一成不變的。你要嘛天生聰明,要嘛就不聰明。假如你失敗了,那就證明了你不夠聰明」,這也是為什麼,當那樣思維的小孩一遭遇失敗,就無法接受現實了,因為失敗剛好提醒了他們,他們笨透了(自己那麼容易感到困惑,自己的記性那麼不好….)。這樣的思考模式嚴重限制一個人的潛能發展與成功的可能性,Dweck教授鼓勵人們改變,並訓練出一種「成長型思維模式」(growth mindset以取代。

我把校長那天的演說和後來閱讀的重點節錄如下:

Read More

驚悚的婚姻–讀「Gone Girl」

讀著一本讓人停不下來的婚姻懸疑小說,熬夜下來臉上的細紋又增加不少,還是非常非常值得。

讀到三分之一時,感想:

幸運的女人是,當初不是因為受不了適齡未婚的壓力而去結婚,不是為了擁有「已婚」、成為「某人的太太」身份而結婚,不是因為不想再/不能再繼續單身而結婚。

生小孩也是,不是因為「時間到了」而生,不是因為要有「媽媽」這頭銜而生,不是因為,「幸福」就是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擁有人家都有的東西。

事實是,要找個人結婚,有小孩,都不是那麼難,但人生比妳想像的還要長,痛苦也比妳能想像還要深;理智的堅持是一種美德。

然後,書讀到近一半,故事中的女主角以為自己的等待與堅持,有了完美的結果,婚後才逐漸發現,丈夫當初完全看不出來,極其危險陰沈的一面…..。

感想是:人生好詭譎啊。

————

利用週末把小說讀完了。

呼!……..好驚悚的婚姻。

隨著故事發展,情節不斷轉折,發現上面寫的那點感想根本是九牛一毛,後來的發展完全出乎人意外….。

先說大要:一對原本在紐約媒體圈工作的自由派夫妻尼克和艾美,因為網路風潮之起,傳統媒體紛紛關門轉型,而雙雙失業。無路可走之下,尼克決定 帶艾美搬回密蘇里老家,照顧得癌症的母親,在太太的金援下,他和雙胞胎妹妹在經濟蕭條的密西西比河旁鎮上開了一家叫「酒吧」的酒吧。

結婚五週年那天,尼克接到鄰居電話,趕回家時發現:艾美失蹤了。

但一如往年,失蹤前艾美以尋寶遊戲的傳統,留下種種線索,在警方的注目下,線索似乎都指向尼克是凶手。

Read More

All Materials and Photos Copyright © 2015 unless otherwise no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