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 books書

細微的生動:阿萊西·希德戈(Aleš Šteger)的《事物之書》

斯洛維尼亞詩人阿萊西·希德戈(Aleš Šteger,1973-)的詩集《事物之書》(The Book of Things)出了英文版。這位被稱為當代最負盛名、最具活力的斯洛維尼亞青年詩人,主修比較文學後擔任文學編輯,他寫生活裡各種細微的事物:蛋、帽子、石頭、鏟子、雨傘,鞋子、耳環、阿斯匹靈…….,獨特的角度與趣味,極簡主義(minimalism)生動嘲諷,不難看出詩人聰慧的哲思,無怪乎被稱為目前作品讀起來最讓人稱心的歐洲詩人。

《事物之書》由美國詩人Brian Henry譯成英文,獲得今年2011BTBA(Best Translated Book Awards)最佳詩歌類翻譯獎,傳神到位應該是無所懷疑的。翻譯過哈金英文作品的中國詩人明迪,中譯了其中多首,非常貼切。讀著這些詩,讓人對嘴裡吃的,手裡用的,日常周遭的許多小物品,都有了更深刻的情感。我們多麼容易輕忽周遭細微的小東西,Take it for granted視之為理所當然; 或是,沉溺於抽象的形而上探索,反而錯乎最簡單的真實,直到讀像阿萊西·希德戈這樣的詩,它們給人的撼動,與許多繁複文學相較,有過之無不及。這些微小無奇的事物,卻是維持我們存活的必需,所謂平凡與不平凡,深刻與淺浮,端視我們用什麼樣的眼光看世界罷了。

詩集裡有許多讀來讓人會心的詩作,列舉兩首我很喜愛、Brian Henry的英譯,明迪的中譯(尚未出版,載於簡體《詩建設》),一窺詩人的風格。

《葡萄乾》

誰的靜脈,誰的愛,誰的紋路,
誰的時間蒸發在葡萄乾的皺褶裡。

往日夏天涼爽的穀物。你吃,你吃。
如同吃下握著萬物的神的指尖。

縮小到年邁的徹底謙卑。
就像朝聖旅途上一小撮養老金領取者。

他們從桌子旁上升,升至你的屋檐。
一大串上升。真正的上升。

誰的動脈,誰的恐懼,誰的蹤跡,
誰的漱口水你吞下去連同葡萄乾的皺紋。

年邁的手指從內部抓住你,
窒息你,直到你吐出他們的名字。

Raisins

Whose veins, whose loves, whose traces,
Whose time evaporated into the wrinkles of raisins.

The cool grains of past summers. You eat them and you eat.
As you would eat the fingertips of god, which hold all.

Reduced to the utter humility of the aged.
Like handfuls of pensioners on a pilgrimage.

They rise from the table and plunge into your roof.
The whole bunch rises. Truly rises.

Whose arteries, whose fears, whose traces,
Whose gargling gulps down the wrinkles of raisins.

The ancient fingers grab your from within,
Choking you until you spit our their name.

《門墊》

你是誰,從哪裡來,與誰同行去看誰?
在她眼裡你的時間是原地踏步。

這就是為什麼她能原諒誤入歧途的腳步。
原諒瘸子,皮疹,醉鬼。

從她臉頰上走過去的不是擅自闖入者。
她用頭髮擦你的腳。

用她的名字擦你的名字。直到它不可譯。
她在這裡不是為了透露風向。她在那裡不是為了揭露道路。

她接受你作為你來源之處的一部分風景。
也作為你消失之處的一部分風景。

她的頭髮有時候瘙癢把你弄醒。
然後純粹的灰塵從詞語里雪片一樣飛起。

一個聲音在旅行中默默地清嗓子。
但她蓋過他的聲音:安心進來。安心進來。

她喜歡問題之間的無形通道。
哪裡疼痛,就跌倒在她身上。答案永遠是愛。

Doormat

Who are you, where do you come from, with whom do you walk to visit?
In her eyes your time is running in place.

That is why she forgives footsteps gone astray.
Forgives the lame, the rash, the drunk.

He who crosses over her cheek is not a trespasser.
She wipes your feet in her hair.

Wipes your name in hers. Until it is untranslatable.
She is not here to disclose directions. She is not there to reveal the way.

She accepts you as part of the scenery from which you come.
As part of the scenery into which you disappear.

Her hair sometimes wakes you with a tickle.
Then pure dirt flakes from words.

A voice clears its throat from traveling silently.
But she overtakes him: Enter in peace. Enter in peace.

She loves the invisible passages between questions.
What hurts, falls through her. The answer is always love.

 

 

當記憶背叛時-讀《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

當記憶消退。不可信。我們還留下什麼呢? 《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是一本關於記憶、老年照護與生命尊嚴的書。

女主角愛麗絲是哈佛心理系教授,五十歲正值生涯高峰,卻發現罹患了遺傳性的早發性阿茲海默症。

剛開始她在演講時想不起一個專葉用語、接著在住家附近迷路,以為只是更年期作祟,卻發現正一步步失去自己。一天醒來,她不認得身邊生活二、三十年的伴侶,不認得自己的孩子,不認得自己。空間與時間就像陌生人一樣,無依無據。
隨著社會老化,阿茲海默症這個侵犯越來越多人、至今無法療癒的疾病勢必受到更多關注。很多疾病我們可以與之一搏,但對背叛的記憶,除了束手無策,還能如何?《我想念我自己》沒有直接的答案,但當最後,不認識家人和自己的愛麗絲,對女兒的生涯出於直覺、智慧的建議;當愛麗絲說:「我們是沒有昨天的人,昨天不存在。但是我們有今天、有這一刻。」證明她並沒有完全失去價值,依然可以尊嚴地活下去。

查了筆記,發現這本前年讀的好書,出了中文版。作者以第一人稱的角度寫作,看著自己一步步失去記憶,是一本小說,也是一本病情知識介紹。如果所有的複雜疾病都能以小說如此真實動人地表達,科學就變得人性又親近了。

So Long, See You Tomorrow!

讀著【紐約客】已逝資深編輯William Maxwell的自傳小說”So Long, See You Tomorrow“,深深為那簡潔的文風著迷。每個句子都如此乾淨,每份感情看似不著痕跡,卻又深又穩。

William Maxwell出生於伊利諾州一個小鎮,擔任【紐約客】文學編輯的四十年內,從J. D. Salinger到John Updike,校對修改過無數美國當代文壇巨擘的文章。John Updike曾說:「我的故事裡很多精細的潤飾,都是出自Maxwell之手。」又說:「一位好編輯會鼓勵作家寫出他最好的作品,那就是Bill(指Maxwell)”

本身也從事創作的Maxwell,絲毫不在意自己一生從未如身旁的作家出名:「我幹嘛讓暢銷榜毀了快樂的一生?」他曾說。
這樣一個冷雨清秋的夜晚,我讀著這位文學編輯的年少、失親、友情、悲劇…。從誠摯純淨裡不斷讀到心目中小說的極致典範。「A small, perfect novel.」-【華盛頓郵報】書評。

甲骨文: 一次占卜現代中國的旅程

 

《甲骨文:流離時空裡的新生中國》重新修訂更名,八旗文化於2011年6月出版上市。

 

 

暑假,為蜜蜂而讀(Summer Reading)

閱讀紀錄本

星期一放學,蹦跳下了校車,還來不及進屋放下背包,小猴興奮地說:「媽媽,我可以跟你說一件事嗎?」(”Can I tell you something?”是他習慣的起語,不管是學校發生的事,一個笑話或點子,他總這樣引起對方的注意。)
媽媽:「當然(”Of course“是我固定的回答)。」
孩子開始說,今年暑假,如果他讀超過一千頁書,可以免費得到一張進Topsfield Fair的門票。Topsfield是我們北邊的一個鎮,每年秋天都會舉辦盛大的豐收嘉年會,有吃有玩的,總會吸引大量而擁擠的人潮。一聽到跟閱讀有關的事,我的耳朵馬上就豎了起來,問了細節,聽起來像是鎮上每年暑假都會辦Summer Reading活動的圖書館,為了鼓勵學生閱讀,今年特別和Topsfield合辦的一項活動。

貼滿蜂巢的圖書館

Read More

All Materials and Photos Copyright © 2015 unless otherwise no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