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 inspiration啟發

曾經,一間民宿–記The Oxford House Inn

IMG_0744夏天北上海邊玩水之外,因為先生和兒子迷上滑雪,過去幾年我們連冬天也猛往跑新罕布夏和緬因州跑,更深探新英格蘭的冬季之外,也因此認識了緬因的小民宿The Oxford House Inn。
 
剛開始只是去用晚餐。那時常落腳的新罕布夏北康威鎮實在沒什麼好餐廳,上網搜尋後,發現Oxford Inn的餐廳評價甚好,菜單誘人,雖然在隔壁的緬因州,但就在州界,開車並不遠,一家三口就興致地上路了,經過一條之後走過數次,罕人跡、無路燈、夜晚總迷霧深濃的沙子路,夫妻倆總想起史蒂芬金的偏僻荒郊驚恐故事,後來發現,兩州中部沿白山一帶,根本到處是這種荒野小路,群山峻嶺之間,許多路更窄,蜿蜒如蛇,沿崖壁或溪壑而行,「開慢點,這兒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絕非車子拋錨的好地方。」若我掌方向盤,先生不忘一旁這麼提醒著。IMG_0435
初建於1913年的Oxford Inn座落在小鎮主要馬路上,租房包括四間睡房和閣樓一間獨立小公寓,前後幾株大樹相伴下,外表看起來與一般獨棟的新英格蘭大房子或許無異,而屋後一片無垠的美麗山景與原野,民宿主人強納生夫妻的美味料理,才是它的特色所在。
 IMG_4149以當地熟客為主要餐客的晚餐時間總是熱鬧,男主人兼主廚強納生的拿手菜,從五種不同風味的蛤與蚌前菜,至味增紅燒牛肉,蔥鴨蔥油餅,緬因海鮮等,皆就地取材且從東歐亞州南美等地取靈感,創意十足。晚餐後,先生喜歡到地下室的酒吧,一邊喝以緬因自產的基酒做的調酒,一邊跟各地來的旅客交換滑雪地情報,或天南地北地聊,酒足飯飽就蹬上木板樓梯上樓睡覺,方便至極。
 IMG_1264
 從單純用餐到住宿過夜,幾次下來,慢慢跟旅館主人熟悉。最後這次造訪,滑雪旺季已過,我們竟是唯一的住客。早餐時,強納生一人兼顧廚房和跑堂,每天提供不同的菜單。餐前的餅點,幾次住宿從未重複過,不論蘋果肉桂卷或甜甜圈,全是廚房自製溫熱端出,煎鬆餅外酥內軟,炒蛋卷的玉米粒是去秋剛收成的最後一袋,粒粒甜美,即使最單純的炒蛋,金黃透微白,幾乎可以嚐出剛撿的雞蛋鮮香。記得我喜歡咖啡的他,不時端著咖啡爐來到桌邊,聊著,無限續杯。餐後,他幫海奕包起吃剩、香脆毫不油膩的甜甜圈,路上吃。
IMG_0436冬天轉初春,窗外的風景一改白雪遍佈,現已綠意可見。山雀不停地來到窗沿上的餵鳥器啄食,屋旁的糖槭樹幹上釘著幾個鐵桶,正極緩地收集著楓漿。陽光的天氣裡,遠處山頭清楚顯露,強納生說,穿過長泥路,可以直抵谷底的小沙灘;而日落平原時之美令人屏息。
 IMG_4182
以為Oxford Inn從此成為我們鍾愛的私房民宿,卻在這一次,意外聽到它出售的消息。
當面求證時,初識話不多但其實是個真切主廚的強納生證實了,經營了九年之後,餐廳與民宿的活躍發展遠超過他們當初單純想經營一間安靜小餐館的計劃,忙碌無休的他與妻子覺得是重新思考未來路的時候了。
出售的決定雖已定,但強納生夫婦並不急,慢慢找著適合的買主,在此之前,利用四月淡季,他們倆打算休息一個月,開著拖車在國內長途旅行。非常清楚自己的熱情是在廚房裡做菜與開發料理的強納生說,他還沒去想以後要做什麼,但並不擔心,或許會IMG_5027開另一家餐廳,一家很不一樣的餐廳。

離開前,兒子湊上前跟強納生握手:「我很喜歡在這裡住宿的時光,Good luck!」他說。我知道他覺得更可惜的是,不知還能不能再見那隻不時出現在我們房裡,與兒子開始建立起感情的民宿小黑貓O.J. (Oreo Junior).IMG_1170

在一本介紹包括他在內的緬因名廚及其拿手菜的書裡,強納生為我們簽名:「永遠帶著愛烹煮」(always cook with love)

走千山萬水,人永遠是旅行中最動人的一部分,不知以後這小旅店還在不在,若在能不能維持一樣的質地,能在他們的生涯轉折處巧遇也是緣分,衷心祝福這對傾聽內在聲音的中年夫婦。

人生是需要「處理」的

lego-piano-orig

讀昨天這篇《紐約時報》的文章:How to Raise a Creative Child. Step One: Back Off,聯想起最近的幾場觀察與對話。

一月的鋼琴發表會上,學生群裡程度最好的一個亞裔男孩,氣勢地彈奏了蕭邦的「詼諧曲」。霹哩啪拉的急板,磅磅重擊和弦,男孩表情嚴肅,眼睛緊盯著琴譜,急著趕著,把複雜性和詮釋都有一定難度的這首大曲子彈完,獲得滿堂掌聲。

然而,那天的表演,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其實是另一位十二歲的美國男孩。他那首克萊曼第小奏鳴曲已經彈了一段時間了,但有什麼關係,這次演奏會前,男孩決定來點不同的,挑戰自己:「把整首背起來」,他花了近三個月背譜,結果表演得紮實又自信,下台後他對自己滿意地笑得很開心,更貼心的是,當我彈完下台時,他對一樣背譜一樣緊張的我,高舉手掌hi five道賀:「Good job!」翩翩君子之風,叫人好喜歡。

會後,包括兒子在內的幾個年齡相近的孩子,嘻嘻哈哈的玩鬧起來,這幾年下來,音樂會不僅是表演,也是他們與平日分散各地的朋友見面的機會,彈完後,他們沒有比較,互相恭喜鼓勵,很快地就把發表會丟得老遠,聊起新「星際大戰」電影,玩起臨時編造的遊戲。

身為最年長的學生,我一貫對每個孩子和父母道賀,包括會後一直跟和父母緊站在一起的亞洲男孩。這位努力的十六歲孩子,就讀本地最優秀的私立高中,據老師說,除了學鋼琴,他還學小提琴,外加沉重的功課,每晚都一點多才能就寢。他與妹妹算是所有學生裡程度最高的一對,父母期望高,他們也不斷挑戰大曲子。果然,演奏會後不久,老師說,男孩接下來挑了蕭邦的即興幻想曲——我曾彈過的另一首,同樣也是大曲子,「妳彈什麼(大曲子)他也要彈。」老師半玩笑的說。學生有想學的動機,老師樂於協助。(只是他們不知,我不但是近中年才覺得可以嘗試擁抱蕭邦,且仍不時為無法探觸音樂家的靈魂,無法切確表達自我風格而懊惱。)

但有些老師,對還沒有一定能力就堅持彈大曲子的孩子和家長則搖頭興嘆,尤其很多亞洲家長,總希望孩子彈名曲,彈大曲,不管老師認為他的孩子有沒有那個技巧,最重要的,能否表達出其音樂性,但就是希望小孩很快能彈貝多芬,彈蕭邦,「Youtube上面,那些五歲彈莫札特,八歲彈貝多芬的影片害死人了,搞得亞洲父母們:『別的小孩彈那首,我的小孩也要彈』 要小孩跟那些「天才們」看齊。」問題是,孩子就算有技巧,但歷練與體會不夠,就算如野馬般啪拉彈完,或無法詮釋而如一團米糊的帶過,看起來很有氣勢,好像很厲害,但沒有感情,沒有音樂性,沒有去處理你對一首音樂的想像與了解,「真的不知該怎麼教」,古典音樂並非只有蕭邦或貝多芬,數十頁的奏鳴曲之外還有許多動人無名的小品,老師猶豫著如何跟父母解釋。一路推著兒女前進,受到外界讚賞久了,他們很難接受孩子只是一具讀譜的機器,孩子也無法接受,他們肩挑著大人的期望和自己的自我要求,已漸習慣了。

「你不去『處理』每個音符,每個段落,怎麼叫彈琴?」鋼琴老師好友憂心直言。是的,就是「處理」這個字。音樂需要處理,生活需要處理,感情需要處理,若我們不教導小孩認識問題,了解情況,培養處理的能力與耐性,而只一昧地追求虛浮的外在成就,將如何培養出有自省能力,有自我創意,有紮實內涵與特質的下一代?

《紐約時報》這篇文章裡發現,其實:「神童長大後,很少成為改變世界的天才大人。原創力很不容易才能被鼓勵出來,出來後也很容易被阻斷,」我們是不是那個阻礙孩子創意的兇手?!文章說,孩子被阻擾的原因之一是,「他們不必學習創新,他們努力學習的,是如何獲得父母的認同和老師的讚許。但一旦他們登上卡內基表演廳或成為象棋冠軍,意外發生了:練習帶來完美,但不會帶來新意。」

生存不容易,競爭無所不在,如何允許孩子以自己的速度和方式去摸索發展,鼓勵孩子自己去思考去處理問題,需要父母與師長的大智慧與大勇氣。不論如何,若想教養出有創意的孩子,第一步是:「退一步,別管太多。」繼續以此自勉。

 

 

Save

Save

Save

永不消失的最後一口氣——讀《When Breath Becomes Air 》

breath becomes air

英文閱讀上,今年我想以一本文學接著一本非文學的方式,接觸不同題材的新書。選書的方式跟以往相似:喜歡的作家不錯過,透過書評書介,親友推薦,先試閱感興趣的,讀得進後再下載或訂購全書。幸運地,一月至今,讀過的幾本新書都很精彩。

讀完《When Breath Becomes Air 》,放下書,情緒飽滿,先生正好打電話來,聽出我的鼻音:「你感冒了嗎?」

講完電話,外面雖兩度C,我還是決定出去散步,讓自己沈澱一下。

這是一本讓人流淚卻又充滿希望的回憶錄。

第一章第一句:

「我翻著電腦掃描的片子,診斷很明顯:肺部鋪著無數的腫瘤,脊椎變形,肝臟一大片都被遮住了,癌,遍佈。那是我神經外科住院醫生訓練的最後一年,過去六年以來,我看過不少這樣的片子,對於這樣的病人有效的治療極罕,而這些電腦掃描不同之處在於:它們是我的。」

自述者是時年三十六歲的神經外科醫生Paul Kalanithi,剛完成長期而嚴格的醫療訓練,人生來到最豐收的巔峰處,卻發現自己得了肺癌第四期,從此人生逆轉,走向最後一段旅程。

回憶錄的上半部,印度後裔的Kalanithi描寫重視教育的父母如何決定從東部搬到亞歷桑那州,沙漠生活的青年期,對文學、語言、哲學與人生意義的熱情與思索,進入史丹佛大學拿下英文與人類生物雙學位後,至劍橋大學繼續進修,他的碩士論文主題,研究的是對生理與精神關係同樣滿懷興趣的詩人惠特曼。不斷探索著:人類用來表達生活經驗、愛、飢餓與熱情等等的語言,跟神經元、消化道和心跳有什麼樣的關聯?生理學、道德、文學和哲學的交集在哪裡?然而,與一位醫學院老師討論後,Kalanithi發現在文學裡研究神經科學的侷限,決定改念醫學,主攻神經外科。

經常二、三十個小時連續無休的手術與看診,第一次動刀的緊張,清除一顆惡性腫瘤的快感,第一個病人死去的憤怒⋯⋯,六年密集嚴格的訓練,Kalanithi期許把自己準備成一位最優秀的神經外科醫生:「技術優異是必備的道德。」精湛技術之外,他不忘檢視作為一個醫生的專業、人性與道德:只要毫釐失誤,刀下的腦部手術病人可能從此癱瘓或失去語言能力,某種程度,外科醫師如上帝。他省思:每一疊厚重的病歷代表著一個人的病史與生命史,但動刀前,忙碌異常的醫生有多少人仔細地把病歷閱過?他想著:如何人性而科學地跟家屬解釋病人病情,宣告存活率?他質疑:(當病人說:「我的醫生說我剩六個月壽命..」)那些給確切數字的醫生以為自己是誰?是誰教他們統計學的?他擔心自己變成托爾斯泰筆下那種刻板醫生:「斤斤計較空洞的形式主義,專注於機械性地治療疾病,完全錯失人性的意義(「一群醫生進來探視她(托氏筆下女病人),法語德語拉丁術語滿天飛,互相指責,開一大堆藥,卻根本不知道她得了什麼病…」)

第四年訓練時,Kalanithi醫生看到很多同學轉行到比較不那麼辛苦的領域(放射科或皮膚科),可以有比較人性的工作時數,薪水比較高,壓力比較小。他留下了:「我從來沒有懷疑過,為什麼選擇這份工作,它值不值得。保護生命——不只是生命還有一個人的身份(靈魂)是神聖的。「我最高的理想不是解救生命–每個人終究都會死;而是引導病人或他的家屬去了解死亡或某種疾病。Kalanithi醫生的努力與研究獲得該領域最高獎譽,他的老師對他說:「(只要你願意去)全美任何醫療或研究機構任你挑。」

就在這時,這位專業、投入、自省、深思、無疑可以拯救許許多多人生命的優秀醫生,人生卻被肺癌扼然中止。

這也是書的後半部,Kalanithi醫生詳細描寫他的病情、治療過程與面對死亡。

身為醫療人員,科學訓練之下,他沒有一般病人的否認或憤恨期,沒有問「為什麼罹癌的是我?」(百分之二十的肺癌跟吸菸無關也不確定病因)了解自己的病況後,他立即投入治療,正面與癌症交手。然而,無論對疾病多熟悉,受過多紮實的醫療訓練,生病的許多真實面向要直到自己成為病人後,才具體起來。Kalanithi醫生才發現,化療後「東西吃起來都像摻了鹽」,攻擊癌細胞的化學物同時吞噬掉人的精神體力,他贏弱得甚至舉不起一只空玻璃杯。遑論垂手可得的新職位:主持有百萬基金的實驗室,六倍的薪水,湖邊美麗的房子….,在死神面前,一切都成幻影。

一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年,Kalanithi醫生持續工作,即使最後坐在輪椅上,化療中,他與分秒有限的時間和體能奮爭,持續寫這本書,希望以醫生兼病人的身份,幫助其他患者了解肺癌這個疾病及其治療過程,最重要的:「去面對死亡,檢視,並接受它。」這期間他與內科醫生妻子決定生孩子,當太太問他:「到時得跟孩子道別不是會讓你的死更痛苦嗎?」他答:「如果那樣不是很棒嗎….」他與妻子皆認同:「生命不是在於避免受苦,而在於創造意義。」

充滿文學涵養的筆觸與科學真實的書寫,這本書沒有歌頌英雄,Kalanithi醫生甚至毫不掩飾自己那些軟弱的時刻:第一次發現自己得了末期癌症;重病所迫,最後一次執行鍾愛的外科手術,走出醫院時…,他哭了。他是一位醫生,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病人。當癌細胞轉移到大腦,身為一個神經科醫生,他太清楚大腦被侵壞後,作為人卻無法思考表達之(無)意義,三十七歲的他決定:不插管不裝呼吸器,安寧照顧。當那一刻到來,他安詳地跟妻子說:「我準備好了。」

罹末期癌症,「足以稱上悲劇,卻也是可以想像的。」Kalanithi醫生對友人如此說。

生命的意義何在?既然人到頭不免一死,又何必努力?對此大哉問,Kalanithi醫生說「是的,牌已注定,你會輸,你的手氣或判斷會出錯,但你還是得努力去贏…你永遠不可能達到完美,但你知道可以朝著那一條漸進線不斷奮鬥…。」

幾乎是一口氣讀完這本書,不記得上次是什麼時候,有一本書令人如此震動,閱讀之間與讀後都忍不住跟家人與身旁好友分享。看完Kalanithi醫生臨終的影片:醫院走道裡的年輕身影,與妻子年輕充滿活力的合照,逗戲胸上即將永別的女兒,虛弱地躺在老父的腿上⋯⋯;我的淚又簌簌而下。希望中文版很快問市。

詳細書訊:When Breath Becomes Air

十一月的靜默


maple leaves

天氣越來越冷了,早晚的空氣都是冰的,大地進入枯芒冬眠之際,也是張燈歡慶的開始。

日子因為寒冷而益顯靜默,也因年關愈近而熱絡。又一年花開葉離,唯贅言浮語所需越來越不多。

十一月的冬,暫別的庭院,絳紫的菊,霜凍的楓,如此依偎殘留,如此堅持忘我。

November mums and maple leaves.

mums

maple leaves ground

童年是一件美麗的事

isaac flowers

 

“Childhood is a beautiful thing. Your job is to guide your kids through it. You should be proud that you’re contributing a bit to his future and try to enjoy it.” – Isaac

「童年是一件美麗的事,你(父母)的責任是引導孩子走過那一段。你應該為自己能對他的未來略有貢獻感到驕傲,且去享受那個過程。」–海奕

(摸一摸嗅一嗅,對花很溫柔。攝於兩歲三個月)

All Materials and Photos Copyright © 2015 unless otherwise no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