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有聲故事的翅膀
「媽媽,可以聽Nate the Great嗎?」
星期六早上,窗外蟲鳴鳥飛,我在廚房打蛋攪粉準備烤煎餅(pancakes),孩子在一旁的遊戲區拼著樂高。
什麼時候開始,星期六早上成為我們的Pancakes + Nate the Great時刻。
Nate the Great是一系列以小男孩Nate為主角的偵探故事,Nate喜歡抽絲剝繭幫家人鄰居找失物、解決各種謎題,最喜歡的食物是pancakes!
看了電影「馴龍高手」(How to Train Your Dragon)後,Isaac對龍的興趣大增。一如當他喜歡上某件事物,那之後連續好幾天,他靈感源源不斷地編造著各種關於龍的故事。
故事中他自己化身成一個二十六歲的青年(大概覺得這是最英勇成熟的年紀吧),電影中的男孩Hiccup(打嗝)變成了他的弟弟,兩人上山下海抓龍馴龍。陪他玩的我有時是電影中的小女孩Astrid,有時是打嗝的童伴之一,或是打嗝的爸爸,視劇情需要被編派角色。
放了一個星期的春假,眼看著星期一上學的日子又到來,Isaac開始出現抗拒:「I don’t want to go to school!」(我不想上學!)
小孩不想上學的心理是可以了解。星期一對上班的大人都是件難事。尤其Isaac整個星期和媽媽在一起,到處遊逛,加上和朋友及祖父母玩…,像隻自由的小鳥。相形之下,學校的規矩作息當然顯得無聊又無趣。又想想,沒有人喜歡上學的。記得童年遭受德國式嚴厲體罰教育,作品中對孩子總抱持溫暖同情的繪本大師 Eric Carle說過:入學是童年的第二大創傷(trauma),第一個當然是出生。兩種情況下,我們都得離開一個溫暖安全的地方,走入一個未知。未知通常伴隨著恐懼。
週一學校沒課,陽光又好好,正是Isaac口中「完美的火車日」。我們一慣一早搭上紫色的火車進城。這樣的旅程不知多少次了:「This is the best day of my life!」他依然興奮地,一看到火車遠遠駛來就招手呼喊:「Hello! Purple Train!」
近了市區我讓Isaac決定接下來搭那幾段地鐵,自己組合轉接到我們最後的目的地—南站。他想了想,作了一個盡可能把各線火車都坐上一趟的計畫,最後終於來到南站。月台上看過進進出出的美國國鐵Amtrak和高速火車Acela,吃了午餐後,距離回程時間還早,我們決定走路到不遠的波士頓兒童博物館。
All Materials and Photos Copyright © 2015 unless otherwise no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