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 Life Journals

身體的囚犯還是主人?—讀《Hunger: A Memoir of (My)Body》

多年來我一直記得一件事,國中某堂課上,我坐壞了一張椅子。或,椅子本來就鬆動了,但卻在我坐時崩壞,四隻椅腳中有一隻與椅面脫離。重新裝牢後,老師招來一位體重可能不到四十五公斤的纖瘦女同學,換她去坐那張椅子。

當下,我清楚地知道,我的體重是個考慮因素。相較之下,我是胖的。

回想起來,老師那樣的處理並非不合理,他並不知道我的敏感天性,更不知道那個記憶會跟隨我一輩子。

從小到大,我都不算是個苗條或瘦的女孩,我健康健壯,但跟大多數的女生一樣,我總覺得自己太胖,腿太短,腰太粗,很少穿緊身衣服、短裙或無袖上衣。

成年後,隨著知識與自主意識逐長,對自己的內在與特質多了些信心,但因為不化妝不打扮,喜歡自自然然地,免不了會遇到「可以更瘦一點會更漂亮歐」,或:「就算有了內在美,若外在也更加強,不是更完美嗎?」之類的「好心」建議。彷彿單是做一個好國民,有一定的知識與品行還是不夠,身材與外表依然提醒著我的不足。

即使後來,遇到一個喜愛也接受(幾乎)我的一切的伴侶,還記得剛認識時,我曾經問他「我可以胖到什麼程度,你都不會不愛我?」這個「雙重否定」的英文句當時被我講得離離落落,也顯示出我對自己外表的沒信心;似乎總覺得,如果更瘦一點,會不會更愛自己一點,會不會更快樂一點?

相信我並非例外,對很多人,尤其是大多數的女性,身材是一輩子的愛恨糾結,幾乎打從青春期或更早開始,「保持好身材」就算不是第一,也是前三名的任務。就算已事業有成、家庭和樂、什麼都有了,還是免不了在意體重計上的那個數字、腹部與大腿的那圈贅肉。外表影響著女性對自我形象的認定,決定一個人的快樂與否,有些人一輩子沉陷在減肥、復胖的重複漩渦中,有人花盡時間、金錢、心力,不計一切,追求一個極致的目標,瘦身健美行業的商機駭人,「更苗條,再瘦一點」永遠是許多人的新年度目標之一。

中年、對自我有更多認識的此時,讀到女性主義與文化評論者羅珊·蓋伊(Roxane Gay)的新書「飢餓:關於我的身體的自傳」,受到極大的撞擊。

不管對自己的身材有多麼不滿意,你可以想像你的體重不是超重三、五甚至十、二十公斤,而是兩百公斤嗎?

打從青春期以來,羅珊·蓋伊就嚴重而危險地超重,體重一度達到五百五十磅(約250公斤)。不但肥胖,羅珊還是個黑人。這個社會對肥胖者的偏見本來就嚴重到幾乎無時無刻、無所不在。肥胖加上是黑人,更代表你這個人:懶惰,沒有自律和克制力,生活飲食習慣不佳,貧窮,低等⋯⋯。

常春藤大學出身,擁有博士學位,在大學任教的的羅珊是位女權主義者、著名的文化評論家、紐約時報作者、著名的社媒影響人⋯⋯。她的父母是海地移民,父親是一位土木工程師。雖然對社會的貢獻不下於人,因為外型與體重,喜愛時尚與正港美食的羅珊買不到她尺寸的衣服,無法上餐廳、戲院或搭飛機,因為座位都太小了⋯⋯;生活種種不便之外,在百分之五十人口過重,肥胖被視為嚴重的流行傳染病的美國社會,人們對羅珊這樣的肥胖者口出惡言,責怪他們加重了社會的醫療負擔,街上的陌生人對她面露鄙視與憎惡,「好像你不值得存在,沒有活著的價值和權利,」而大眾文化與媒體從雜誌到電影,把肥胖視為大敵,電視減肥節目如「The Biggest Loser」肥胖的參賽著被健美教練羞辱,他們因為瘦不下來而痛哭流涕⋯⋯;即使媒體女教主歐普拉也著名地以自身的經驗,鼓吹減肥,強調瘦下來才幸福的觀念。

我們的社會與文化對美的定義、身材的標準已經達到走火入魔的程度。羅珊寫道:「大部分的女孩從小被教導,要『苗條嬌小』,不要佔據太多空間,男人才會喜歡,社會才會接受,」瘦才是美,苗條才會幸福。

至於對肥胖者,除了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負面評論與歧視外,很少人真正了解他們肥胖的原因:遺傳?生活型態?家庭背景?成長遭遇?

導致羅珊過胖的原因是:十二歲的時候,她被男朋友帶領的一群男孩集體性侵。

背負著這個龐大的秘密,羅珊轉而從吃得到慰藉與保護。巨大無底的痛苦與寂寞,怎麼也無法填滿,只有食物能暫時提供慰藉,「我一直吃一直吃一直吃,用體重體型當屏障,把自己圍在裡面,」越胖她越感到安全,因為男人再也不會接近她,碰她,傷害她。發後她不敢跟父母或任何人提,因為怕讓父母失望,好女孩的形象從此毀滅。那個不幸事件奪去了羅珊的一切:自尊、自信、對人對愛情與情感關係的信任⋯⋯。

一個原本單純、聰穎、受父母疼愛的十二歲女孩,被性侵暴力傷害改變了一生。長長一段幾近自我放逐與毀壞的時間之外,低自尊更讓羅珊在感情上總是扮演給予與等著受施捨者的角色,即使在不平等、甚至被語言暴力的關係裡,她也忍受,告訴自己「只要對方願意跟我在一起就夠,」過去如惡夢日夜不離,渴望被愛而不得,寂寞的她只有在食物裡找到安全與安慰。《飢餓》一路讀來,讓人對這個龐大身體下,有著纖細敏感、善良幽默與智慧的女同志好生心疼。

以散文集《不良女性主義的告白》(Bad Feminist)以及活躍的社媒評論,贏得龐大讀者與關注者的羅珊筆鋒簡白、思路清晰條理。《飢餓》開宗明言:「我的不是一個成功的故事,而只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要講的並非一個成功減肥的故事,也不是一本激勵讀者的書,而是誠實赤裸地描述,這世界對她這樣體型的人的反應與對待,她的身體與食物的複雜關係,情感與理智的掙扎:面對食物我們都有焦慮:想吃的慾望與自律,放縱後的自責,尤其是一輩子與體重糾纏的人。他們需要了解與尊重,不需要你的減肥偏方或健身建議,因為,你怎麼知道他們沒有嘗試過一切?你怎麼知道他們沒有無時無刻自我掙扎與唾棄?

過重的身體與受傷的過去像個牢籠,羅珊自言,花了二、三十年終於慢慢走出來,從不敢碰觸、埋葬那段創傷,到學著透過寫作,不斷回去探望那個受傷、虛弱、害怕、羞恥的小女孩,告訴她需要聽到的一切。書裡最後,她google找到那個施暴的前男友,知道他在一家大公司當主管,甚至打電話過去,聽到他的喂喂聲,她顫抖得說不出話⋯⋯。一個無辜女孩被毀的一生找誰負責?除了自己艱難地、勇敢地走過。羅珊自認是個存活下來的受害者,她選擇不站出來揭發那些男孩,因為「很多時候你說、他說,最後變成對方說的比較重要,我們(受害者)只能吞下事實,讓它銷蝕我們,憂鬱症、癮症上身。」對施暴者,羅珊不想原諒,因為原諒並不會使人自由,她選擇在過去的陰影下活出最好的自己。

書寫一副受盡傷害的身心,羅珊·蓋伊的勇氣令人佩服。人與身體的關係,需要更多真實的對話與教育,這是一本需要被閱讀的作品,不管是男人女人男孩女孩皆是。

閱讀過程中也難免不斷自省,除了傳統觀念下對肥胖者的粗淺認識、刻板印象,對自己的身體是否夠接受、夠善待?這副身體為自己做牛做馬幾十年,對它有多少肯定?我想多對身體說謝謝你,也想對十三歲的那個自己說聲抱歉,沒關係的。

所謂疼愛自己,是從與身體和平和善地相處開始,不管尺寸、肥瘦,你的身體是獨一無二,是你的,是你。

至於對那些打著關心、為你好的藉口,大辣辣地介入你的隱私、批評你的身材或外表,建議減肥偏方與方式的外人,你大可以直接(或帶著微笑地)回應:「你管好自己就好了(might your own business!)」

生活需要一點甜

過去兩個多月以來,我已經烤了四次這份無麵麩巧克力蛋糕(flourless chocolate cake)。

先生平時喜歡優質的黑巧克力蛋糕,尤其是香濃而不甜膩的無麵麩巧克力蛋糕。四月初他生日時,上網收尋了一個簡單的食譜,減糖減油後,第一次做,他讚不絕口。晚餐後,父子兩喜歡把一小塊蛋糕微波溫熱,加上一勺義式冰淇淋gilato,「So good!」一臉滿足。過了不久,「我們有做那蛋糕的材料嗎?」先生問。多麼明顯的暗號,為妻的當然二話不說,蛋糕很快又熱騰香濃地出爐了。

在我們家,甜點是必備的,零食也不少;然而,兒子小的時候,情況完全不是這樣。

照書養的我,當年是個對甜食高度警覺甚至敵視的新手媽媽。那時,冰箱裡沒有巧克力牛奶,櫥櫃裡沒有糖果,一年中只有萬聖節那天,兒子可以無限制地吃糖。後來隨著他的年紀漸大,高糖的巧克力牛奶才開始半原味半巧克力地混合,還記得他第一次喝到純巧克力:「原來是這個味道啊!」臉上的驚喜。

但老實說,嚴禁只刺激了孩子更想吃的慾望。記憶深刻的是,兒子四歲多時,帶他到鄰居家玩。一進門,看到客廳桌上那個圓玻璃瓶裡五顏六色的各式糖果和巧克力球時,小男孩眼睛發亮,幾乎可以聽到他嚥吞口水的聲音,完全聽不到我一再地:「只能拿一顆就好」的提醒,火速塞下一顆巧克力球後,小手馬上又往罐裡伸去。當場,主人與客人皆尷尬—-客人偽高標的教養崩潰中,對小人完全束手無策;而主人雖知不該介入別人的管教,但眼看孩子又愛又渴求的模樣,難免心生不捨。接下來,兒子開始有各種playdates,到同學家玩時,對方的保母或阿嬷總會準備各式點心,通常是美式甜得驚人的餅乾或布朗尼,從兒子一塊接一塊的速度,很快地他們都可以看出,平日不常吃到的他有多愛那些甜食,對他們家的孩子,餅乾薯片稀鬆平常,對我家的則顯得珍貴不已,不但吃得連聲感謝,還常「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巧克力餅乾」由衷讚美。不用說,離開時,老人家總不忘再多塞幾塊給他。

驚覺我的嚴禁有矯枉過正的危險,任何欲求,過度的防堵與限制只會導致更多不滿足、引發更強烈的渴望。況且,我也不希望孩子萬一因為得背著我偷吃甜食或撒謊,對自己產生「不聽話」、「不是好孩子」的負面印象。我思考著如何提供孩子較健康與平衡的選擇,與其斤斤計較,隨時盯看,搞得大家都緊張兮兮,讓吃甜食變成一種罪行,何不引導孩子認識食物的特質,以及對身體的優劣影響,逐漸培養他自我選擇與管理的能力。

慢慢地,我更勤快地鑽研與自製營養點心,廚房檯上不時擺有剛做好的營養馬芬或餅乾,點心罐裡裝著各式營養條,冷凍庫裡總有優格冰棒、迷你冰點、熱量只有一般冰淇淋約一半但同等美味的義式冰淇淋,餐桌上永遠有一大盤水果,櫥櫃裡有綜合堅果和巧克力。因為知道隨時要吃都有,兒子反而不過度。因為知道吃什麼對身體比較健康,尤其,近年來建立了運動習慣後,他對熱量與營養的認識越多,知道每次運動後會消耗多少熱量,該攝取什麼對身體最好,攝取多少,飲食更聰明了。

提供孩子豐富實用的生活知識,建立平衡的生活習慣,而非一昧限制,絕對是比較長遠而健康的教養方式。

甜食戰的經驗也反應在我們對兒子其他活動的態度與作法,比如,我們對兒子從小玩電動並不禁止,但很明確地定義:就跟甜點不是主食,把飯吃好才能吃甜點一樣,打電動不是生活重心,而是休閒娛樂,所謂休閒,是當該盡的責任與工作完成後才能從事的。

這個想法下,平日勤奮工作以身作則的先生,偶有閒暇時也會一起加入電玩,以行動支持兒子這是一項正常的娛樂。父母知道孩子玩些什麼遊戲,不但有共同話題,探討電動的利弊時也更有說服力(遊戲為何令人著迷?打時、打完感覺如何?得到什麼?每天花多少時間打?那些時間用來做其他事會怎樣?若上了癮每天會變成什麼樣子?你會變成什麼樣子?)通常,父母有自信就不怕被問題挑戰,不會一昧地高壓,什麼都說不但卻不解釋清楚,而是願意花更多時間去面對。教養不太鬆不太緊,常鼓勵孩子表達內心的需求,以開放的態度溝通,讓慾望與罪惡感不必糾結,久了,不管是甜食或電動在孩子心中就失去禁忌的樂趣了。很多時候,當我們相信孩子,肯定他的小進步,孩子也不會讓我們失望的。這同時,協助他培養更好的替代和選擇,鼓勵其他興趣,引導他看遠一點,知道甜食和電動對身心的負擔,介紹其他健康美味與有趣的東西供他嘗試。孩子總有一天要自己生活,從小幫他培養自我管理與獨立的能力遠勝一切。不可否認,任何正面的影響都得花上許多時間與心力,至今依然記得,兒子如何以無數的小時,跟我們爭辯、爭取他要玩一個「同學都在打」的超齡電玩的「自由」。啟發式的教養雖辛苦,但好的觀念與習慣受用一生,絕對值得。

從一份蛋糕開始,拉拉雜雜竟寫了一堆,最開心的是,平衡之下,我可以繼續不斷地烤馬芬、餅乾、巧克力蛋糕⋯⋯。健康美味的甜食是可以被感謝與歡迎的,生活裡有一點甜,更美好。

原始人的早晨榮耀馬芬

原始人飲食法(Paleo diet)近來大為風行,以大量高纖低糖和豐富蛋白質,取代精緻醣類(精製糖、麵粉、白米等)、精煉植物油與人工食材的飲食取向,讓想維持身材與注重健康的現代人趨之若鶩。

並非任何特定飲食法的信奉者,這份馬芬食譜吸引我的原因是:用胡蘿蔔、蘋果、葡萄乾、堅果等等眾多營養材料的「早晨榮耀」(Morning Glory)馬芬,向來是我最愛的馬芬之一。再來,疫情以來,超市的全麥麵粉常缺貨,這份原始人點心食譜採用杏仁與椰子粉,完美取代麵粉。第三,我一直是個椰子控,不管是麵包店的椰子奶酥或椰子塔都很愛,這份食譜不但用了氨基酸與各種維生素含量高的椰子粉,還用上椰子油和椰子碎片,烤起來整個廚房香極了。不論是當早餐或點心,這些營養美味的馬芬給人飽食感十足,是我會一做再做的食譜。

食材 (15個馬芬):

2 杯杏仁粉

1/2 杯椰子粉

1/4 杯椰糖(或天然原糖raw sugar)

1茶匙泡打粉

1茶匙蘇打粉

1 茶匙肉桂粉

1/2茶匙鹽

1/2杯不加糖的椰子碎片

1/3杯融化過的椰子油

1/4杯楓漿

3顆蛋

一顆中型蘋果

1/2杯紅蘿蔔絲

1/2杯葡萄乾

1/2杯杏仁碎片

1/3杯杏仁牛奶

作法:

1.預熱烤箱至350F. 鋪上14-16個紙烤杯,或馬芬烤盤抹油待用。

2.混合杏仁粉、椰子粉、糖、蘇打粉、泡打粉、肉桂粉、鹽和椰子碎片等乾的材料。

3.用另一個大碗,調和蛋、冷卻的椰子油和楓漿。把濕的材料加入乾的裡面,調入胡蘿蔔、蘋果,攪拌直到完全混和。

4. 拌入葡萄乾和杏仁碎片。材料會有一點乾,這時以一次一湯匙的量,慢慢加入杏仁牛奶,再次攪拌。

5.放入烤箱烤20-22分鐘,或面呈金黃,不沾筷子。

6.涼卻後享用。這些若放入有蓋的容器,室溫可放上2-3天,冰箱內可放至5天至一星期(如果還有剩的話^_^)

居家防疫之觀影與閱讀

宅得不能再宅的居家防疫期間,當全職煮婦與清潔婦之外,主要就是運動、閱讀和看一堆影集,照顧與娛樂自己。轉眼兩個月過去了,稍記一下最近看過的影集與讀的書:

Money Heist (La Casa de Papel),新一季的西班牙劇集「紙鈔屋」,一群天才搶匪越玩越大,這回目標鎖定西班牙的「皇家鑄幣場」,繼續與官僚政府與警方鬥智鬥力。劇情比起前幾季更暴力激烈,觀眾同情的主角或受重傷或被折磨,深夜觀影,心情很容易隨著劇情緊張大受波動,小心影響睡眠。

Little Fires Anywhere「星星之火」:改編自華裔女作家伍綺詩的同名小說,共8集的迷你劇集。教養、領養、墮胎、代理孕母、種族、階級差異⋯⋯內容廣泛,但一開始,幾乎每個角色給人的距離感和不討好,難以認同的感覺跟讀原著時很像,即使是兩名女主角:飾演中產階級光鮮白人「什麼都有」看似完美,其實跟四個小孩很疏離的母親瑞絲·薇斯朋(Reese Witherspoon),以及承諾幫一對不孕夫妻做代理孕母,懷孕後卻毀約,帶著女兒到處移動躲藏的黑人藝術家凱莉·華盛頓(Kerry Washington),作者顯然意圖透過角色的不完美,凸顯當代的社會議題。改編過的情節比原著緊湊,劇情開始鋪陳頗平淡,然而隨著角色的衝突白熱化,觀來漸入佳境。

Unorthodox「出走布魯克林」:只有四集的迷你影集,描述十九歲的女孩Esty在紐約布魯克林區的猶太教正統派(Orthodox Judaism)(或基本教義派)社區長大,從小遵守傳統清規與教義:女孩無需上學,等著媒妁之約,主要價值就是傳宗接代⋯⋯。不甘受制於傳統的Esty,經由年輕時被教區驅離、遷居柏林的女同志母親與鋼琴老師的協助下,決心背叛婚姻,冒著與族群為敵之險,逃至柏林以追求習音樂的夢想。劇中對此教的習俗與生活,比如男尊女卑,女人得剃頭以保持聖潔、教士拉比的權力巨大,教徒們嚴謹地按時讀經與禱告⋯⋯,描述真實。全劇呈現而不批判,身高152公分的以色列女演員Shira Haas,看似嬌小少女,但勇於挑戰傳統、追求自我的反骨,是全劇吸睛的靈魂。劇終沒有清楚的結局,然餘韻十足,力推!

當然當然也沒錯過「愛的迫降」,正赫和世理離離合合通俗得傻氣,但看戲的人癡癡地隨喜隨悲深陷投入。玄彬、孫藝真兩人超電魅力讓人不僅追戲到深夜,再增皺紋與幾道黑眼,幾乎從不追星的我現在一看到有關這兩位明星的新聞,注意的天線立即打開,眼睛馬上亮了起來。之後又連看了《梨泰院Class》和《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滿足度雖無法與「迫降」比擬,卻也忠實地追完。

閱讀上,書架上隨興的中文書之外,近期讀了兩本都是輕巧的chic-lit。第一本“The Bookish Life of Nina Hill”,寫一個在書店工作、有焦慮症的女孩Nina,突然被告知,從未謀面的富有生父把她列在遺產繼承裡,因而被迫與一堆突然出現的同父異母兄弟姐妹和親人互動,再加上工作的實體書店面臨關閉危機、一段萌生的戀情,頓時攪亂了她遠本單純安靜的書蟲生活。故事以書店為背景,愛玩益智問答遊戲的愛書人為主角,當然充滿慧黠的對話、大量的引據,以及各種有用無用有趣的知識,是一本「輕而聰明」的小說。

你相信美人魚嗎?“When we believed in Mermaids”一書透過一對海邊長大的姐妹交換敘述,一層層帶出她們複雜的成長與轉變,陰影與重生。作者Barbara O’Neal曾以各種不同的筆名寫了四十多本羅曼史,這本新書雖標榜為女性文學,故事與角色頗有一定深度,但免不了要一展其羅曼功力,很久沒讀到像是「水滴淌落赤裸胸膛⋯⋯」和各種撩撥撫觸的性感字句,不禁令人想起國高中午休時,趴在桌上偷讀放在腿上的羅曼史小說的時光。不用說,讀這本書時,完全忘卻世界正被病毒侵襲。

學琴,一個十六歲的承諾

給兒子:

在你很不喜歡重複練習、也不喜歡學讀譜的小時候,你幾次要求放棄學琴;但我極端不想你錯過結交鋼琴這個可以一輩子伴慰你的朋友,也不願意看你浪費那些我在學生中少見、我自己也常自嘆弗如的音樂天份:你有極強的記憶力、精準的音感與節拍、敏銳的感受力,更別說一雙讓眾人羨慕的修長手指…。問題是,那時我不想、也不知怎麼強迫你學琴,若得天天唸、天天盯,好累,更怕從此扼殺你對音樂的興趣,後來我說:「這樣吧,你只要學到十六歲,之後學不學、彈不彈琴由你自己決定。」我想,學任何學識技藝總需要一定時日,況且,十六歲的孩子也知道自己要什麼了。

你答應了,可能覺得至少有出口,有一天將有選擇的權利,可能還是喜歡彈琴的。雖然以我的標準,你始終練得不夠勤,偏好靠聽力而非讀譜,但在老師與我們的支持下,你以自己的速度和方式持續學習你喜歡的曲子,也幸運地有一點點小成績。隨著你的課業與活動繁忙,我準備著迎接你不再練琴的一天到來。夠了,我想,你能識譜自學、熟悉樂理和弦即興,更重要的是,音樂的種子已埋下,你對另類搖滾之熟悉、老搖滾之熱愛,許多車程裡,我們一起跟著收音機合唱披頭四或muse的歌,是我最快樂的母子時光之一。

一轉眼你十六歲了,早晨或黃昏,你坐下來,打開視訊,給遠方的小女友彈段古典小曲,給朋友錄一段皇后合唱團的「波希米亞狂想曲」… 怡然自得。你還在彈琴,也還在學琴,音樂成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謝謝你遵守承諾,謝謝音樂。

(圖說:兒子八歲時。晚餐後收拾完,去看他練琴,一走近就看到這幅畫面:一艘同學折送、兒子命名為「貓尾巴復仇皇后號」(queen cattail’s revenge) 的快艇,和一個獅面人身的樂高總司令,忠心地守在鋼琴下,等候著主人練完琴後,繼續跟他們一起乘風破浪,奮戰傳說中的毒蛇海盜….。)

All Materials and Photos Copyright © 2015 unless otherwise noted.